极尽仁义之道。《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
1,何况有很多成名多时的江湖豪客,那些所谓的大仁大义的侠客,剑客都曾做过甚至现在还在做着的一些见不的人的事,所以他们才会害怕,才会恐惧。
2,这该叫做无情无义还是大仁大义。瑞者
3,作者认为,侠义并非大仁大义才叫侠义。
4,确实已经无计可施,与其拉下脸来挣几个小钱,倒不如舍去这些小钱落个“大仁大义”。
5,你谋粮食是为饥民求活命,这是大仁大义的善行义举。
6,师父大仁大义,赐我生机,虽然名为师徒,我却视师父为父,师父与我救命之恩,教导之情,我铭感五内,因此斗胆不称老师称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7,智勇双全、知人善任、豁达大度、大仁大义的二公子袁熙。
8,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
9,曹公之大仁大义,关羽感激涕零,我再敬曹公一杯。
10,况程云明在众人之前如此念及旧情,袒护李慕,便会落得个大仁大义的好名声,如此,岂不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