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用手段谋取名声。※语或出《廙别传》。“钓誉”,用手段谋取赞誉。语本《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沽名钓誉”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欺世盗名”
初,[1]弟伟与[2]善,廙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吾观魏讽,不修德行,而专以[3]为务,[4],此直搅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复与通。”伟不从,故及于难。
[1]廙:刘廙(公元180—221),三国魏南阳安众人,字恭嗣。初为曹操丞相掾属,转为五官将文学。魏初,为黄侍郎。弟刘伟与魏讽谋反,本应诛,曹操赦之。魏文帝时,官至侍中,赐爵关内侯。廙,音yì。
[2]讽:魏讽(?∼公元219),东汉末沛国人,或为济阳人,字子京。钟繇任为西曹掾,后与长乐卫尉陈祎谋画袭邺城,攻击曹操。陈祎向曹操告发其谋,魏讽遂被杀。
[3]鸠合:集合、召集。鸠,音jiundefined。
[4]华而不实:只开花而不结果。比喻虚浮而不切实际。见“华而不实”。
元始中,修功臣后,下诏曰:“汉兴以来,[1]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2]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为[3]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余,可谓[4],而率下笃俗者也,与内厚富而外为[5]以钓虚誉者[6]。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世厉俗,圣王之制也。其赐弘后子孙之次见为适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股肱:得力的辅佐。肱,音gōng。
[2]公孙弘:公元前200∼前121,字季齐,西汉薛人。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武帝以为丞相,封平津侯。
[3]布被脱粟:布被,以布为被,表示俭朴。脱粟,仅去除皮壳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减于制度:行事俭约,花费少于常规。
[5]诡服:奇特违众的服装。
[6]殊科:不同的类型。
“沽名钓誉”系由“沽名”及“钓誉”二语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别传》中可见。三国时期的刘廙,见到弟弟刘伟与魏讽交好,就劝谏他说:“结交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学习别人的贤能之处。然而现在的人只知道结党营私,不论人品,完全违背圣人的教诲。我看魏讽这个人,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知道与人结交应酬,虚浮而不切实际,是个故意做作以谋取名声的人。我劝你要谨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来了!”但是刘伟没有听从,后来魏讽果然谋反,刘伟也牵连被杀。 “钓誉”则见于《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公孙弘是汉初的丞相,辅佐君王,奉行俭约,轻视财富,重视仁义,功劳甚大,因此在平帝时王元后的诏书中,曾经赞许公孙弘行事俭约,生活花费少于常规,以身作则,使民风淳朴,与那些穿著奇特服装来谋取声望的人完全不同。这两个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钓虚誉”,后来被合用成“沽名钓誉”,用来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
语义形容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
类别用在“矫求名誉”的表述上。
①我不屑做这种沽名钓誉的事,这不是君子所当为。
②这社会多的是沽名钓誉之徒,鲜有为善不欲人知的君子。
③这种假善人专喜施予小惠,做些沽名钓誉的事,笼络人心。
④纸包不了火,他这种沽名钓誉的人,终究还是会原形毕露的。
⑤他可是用真心来参与慈善工作,和那些沽名钓誉之徒截然有别。
⑥他做了一点善事就到处张扬,让人觉得他是利用为善来沽名钓誉。
⑦我总认为世界上,沽名钓誉的人固然不少,而默默行善的人必然更多。
⑧你纵然确实出钱帮了孤儿院,但如果借此来宣传自己,岂非难脱沽名钓誉的嫌疑?
同义“沽名钓誉”和“欺世盗名”都有用手段谋取赞誉、名声的意思。
异义“沽名钓誉”侧重于用尽手段或行为做作,刻意谋取好的名声;“欺世盗名”则侧重于用不正当的手段骗取好的名声。
形音沽,音gū,谋取。不可写作“估”。
沽名钓誉 | 欺世盗名 | 例句 |
---|---|---|
✅ | ❌ | 你纵然确实出钱帮了孤儿院,但如果借此来宣传自己,岂非难脱沽名钓誉的嫌疑? |
❌ | ✅ | 一直到这幅真品画作出土,众人才知道这幅赝品的主人欺世盗名。 |
1,对于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说,虚名的沽取是浮华的表象,而非内心的真实。
2,晏殊深为不安,指责他如此出言无忌,近于沽名钓誉,并会累及他人。
3,成功之道无他,惟悉力从事你的工作,而不存沽名钓誉之心。
4,他这个人最不喜欢沽名钓誉,一般人若发现了他,不是对他阿谀谄媚,就是死缠着要拜他为师。
5,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朱镕基
6,只有专注于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而非沽名钓誉。
7,廉亲王近来举动,很是沽名钓誉,京内外官员孝敬他东西,一概原礼奉璧,官名好得要不的。
8,有时,尊严是不容易得到的,为了某些利益,可能会抛弃一切尊严;或为了虚名,尊严也不顾了。总括地说,世人一般所热心的是沽名钓誉。
9,有个所谓的大款,到处沽名钓誉,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10,这种假善人专喜施予小惠,做些沽名钓誉的事,笼络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