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愉悦欣喜的神情。※语或本《喻世明言・卷四・闲云庵阮三偿冤债》。△“眉飞色舞”
庵内尼姑,姓王名守长,他原是个收心的弟子。因师弃世日近,不曾接得徒弟,止有两个烧香上灶烧火的丫头。专一向富贵人家布施。佛殿后新塑下观音、文殊、普贤三尊法像,中间观音一尊,亏了陈太尉夫人发心喜舍,妆金完了,缺那两尊未有施主。……张远心下想道:“又好个机会。”便向尼姑道:“师父,我有个心腹朋友,是个富家。这二尊圣像,就要他独造也是容易,只要烦师父干一件事。”张远在袖儿里摸出两锭银子,放在香桌上道:“这银子权当开手,事若成就,盖庵盖殿,随师父的意。”那尼姑贪财,见了这两[1]细丝白银,眉花眼笑道:“[2],你相识是谁?[3]我干甚事来?”张远道:“师父,这事是件机密事,除是你干得,况是顺便,可与你到密室说知。”说罢,就把二锭银子,纳入尼姑袖里,尼姑半推不推收了。二人进一个小轩内竹榻前坐下,张远道:“师父,我那心腹朋友阮三官,于今岁正月间,蒙陈太尉小姐使梅香寄个表记来与他,至今无由相会。明日师父到陈府中去见奶奶,乘这个便,倘到小姐房中,善用一言,约到庵中与他一见,便是师父用心之处。”
[1]锭:音dìng,量词,用以计算块状物的单位。
[2]大官人:古时对男子的敬称。
[3]委:托付。
“眉开眼笑”原作“眉花眼笑”,指眉头舒展开来,眼睛充满了笑意,用来形容非常欣喜愉悦的样子。如明人冯梦龙所著之《喻世明言・卷四・闲云庵阮三偿冤债》:“那尼姑贪财,见了这两锭细丝白银,眉花眼笑道:『大官人,你相识是谁?委我干甚事来?』”闲云庵的王尼姑因为殿中尚有两尊佛像未著金身,正在忧心,恰好张远有事托付,邢籗两锭白银作为酬谢,王尼姑见到白银,禁不住地“眉花眼笑”。“眉开眼笑”这句成语或从此演变而来。如清代小说《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描述清抱在路上闲逛,捡到一个沈重的皮包,他设法将将其物归原主,那人失而复得,“喜的眉开眼笑,打开皮包,取出一大把钞票送他”。另一部清代小说《镜花缘》第三一回中,则是说到林之洋的女儿聪明机智,博学多闻,再难的题目都考不倒她,让林之洋也是“喜的眉开眼笑,不住点头”。
语义形容愉悦欣喜的神情。
类别用在“喜悦欢乐”的表述上。
①看你眉开眼笑的样子,想必有什么喜事?
②这一段默剧十分有趣,让观众个个眉开眼笑。
③小王说话十分风趣,经常逗得大家眉开眼笑。
④听说孙子要娶媳妇了,老奶奶高兴得眉开眼笑。
⑤新店开张,老李眉开眼笑地站在门口招呼宾客。
⑥得知中了大奖,老王高兴得眉开眼笑,手舞足蹈。
⑦这对新人眉开眼笑地接受大家的祝福,连声道谢。
1,看着他眉开眼笑的神情,我猜肯定是工作问题落实了。
2,换一个心情,转紧张为轻松;换一个角度,转失望憧憬;换一个活法,转失败为成功;换一个位置,转自卑为光荣。积极乐观生活,潇潇洒洒工作,不断转换新想象,祝福6.9你眉开眼笑,喜洋。
3,我停下,维斯眉开眼笑地望着我。
4,早已饿坏的江启,闻言顿时眉开眼笑,连忙道“好,好…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5,他当然高兴,像孩子一般眉开眼笑,立刻呼朋引伴去了。
6,只见刚刚还愁眉苦脸的小二一下子换了一副眉开眼笑的脸孔,这速度可与千里马媲美。
7,拥有一双慧眼,你就会好运丛生;做事一板一眼,你就会马到成功;生活不耍心眼,你就会健康一生;高看自己一眼,你就与幸福相碰。全国爱眼日,愿你眉开眼笑,快乐融融!
8,听到儿子考上中学的消息,王阿姨高兴得眉开眼笑。
9,眉开眼笑上一章:第八百二十九章。
10,元旦来到,眉开眼笑。时间飞逝,何必焦躁?吉祥好运,马上报到。平安幸福,最是可靠。健康生活,心情第一。愿你烦恼尽消,笑容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