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词典
  • 词典
  • 字典
  • 成语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众散亲离的意思
zhòng sàn qīn

众散亲离

  • 拼音

    zhòng sàn qīn lí

  • 香港繁体字

    衆散親離

  • 注音

    ㄓㄨㄥˋ ㄙㄢˋ ㄑㄧㄣ ㄌㄧˊ

  • 近义词

    众叛亲离亲离众叛

  • 通用度

    7.23

  • 成语标签

    4字成语

成语众散亲离的意思
叛:背叛;离:离开。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成语众散亲离的详细解释

【释义】

犹“众叛亲离”。见“众叛亲离”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众叛亲离”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左传・隐公四年》载,春秋时代,卫国公子州吁()杀了自己的哥哥桓公想要自立为君。由于多数的大臣百姓不赞成他弑兄夺位的行为,所以州吁打算出兵攻伐与卫国有世怨的郑国,希望能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恰巧当时宋国殇公即位,郑国收留了从宋国出奔的公子冯,并且想要用武力送他回国为君。州吁便以此为名,联合宋、陈、蔡等国出兵攻打郑国。四国的大军于是开到了郑国,把首都的东门团团包围,连续打了五日都没办法攻下,只好无功而返。鲁隐公就此事问他的大夫众仲:“你觉得州吁的计谋最后会得逞吗?”众仲回答:“我只听过以德服人,没听过以战乱为手段可以让人心悦诚服。以乱服人,就像要整理丝线却不先找出头绪,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州吁这个人仗著强大的武力进行残忍的征伐,总有众人反叛,亲信背离的一日,他的计谋显然难以得逞。”后来,四国联军又再次出兵攻郑,取得了胜利,但州吁并未因此而获得百姓的爱戴,反而在不久后就被杀了,果真应验了众仲的预言:“众叛亲离,难以济矣。”“众叛亲离”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不得人心,处境孤立。

【书证】

  • 01.《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淮南之败,众散亲离,而垂侍卫圣躬,诚不可忘。”
成语众散亲离的翻译
成语众散亲离的造句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