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词典
  • 词典
  • 字典
  • 成语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发上冲冠的意思
shàng chōng guàn

发上冲冠

  • 拼音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 香港繁体字

    髮上衝冠

  • 注音

    ㄈㄚ ㄕㄤˋ ㄔㄨㄥ ㄍㄨㄢˋ

  • 近义词

    怒发冲冠发怒冲冠

  • 通用度

    7.23

  • 成语标签

    4字成语

成语发上冲冠的意思
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成语发上冲冠的详细解释

【释义】

即“怒发冲冠”。见“怒发冲冠”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怒发冲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头发直竖,把戴的帽子都顶了起来,这是古人用来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古代成年人是要戴冠的。和“怒发冲冠”相关最有名的故事当属蔺相如“完璧归赵”了。战国时代,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王因宦者令缪贤推荐,召见蔺相如,并且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蔺相如不想使秦国有攻打赵国的借口,主张送和氏璧到秦国去,并说:“君王如确定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愿意带著和氏璧出使。秦国真的给城,璧就留给秦国;不给,我会将和氏璧完好的送回赵国。”于是赵王派他带著和氏璧西行入秦国。到了秦国,蔺相如发觉秦王并不是真正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于是在秦王欣赏和氏璧时,假意的说璧上有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等和氏璧回到他的手上,立刻后退了几步,倚柱而立,气得头发竖立,顶起帽子,说秦王既无意把城池偿还赵王,他只好把头、璧都在柱上撞碎。事实上,在《庄子・盗跖》篇中就已提到盗跖一听孔子来访,气得“发上指冠”,这和“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一样的。《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中讲到燕太子丹在易水之边为荆轲送行,壮烈的场面让在场的人“发尽上指冠”,内心慷慨激昂到发尽直竖,意思也是相近的。《庄子》的典故虽较早,但是推究后来所用的“怒发冲冠”,当以蔺相如故事较为贴近。

【书证】

  • 01.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孙子顾视诸女连笑不止,孙子大怒,两目忽张,声如骇虎,发上冲冠。”
  • 02.《花月痕》第一二回:“同秀这一气,真是发上冲冠,一手将帕子内包的东西,向碧桃脸上摔来,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
成语发上冲冠的翻译
  1. be in a towering passion
成语发上冲冠的造句

1,平地起崔嵬,沧海一声笑今朝,怒发上冲冠,踏破山缺归红尘。

2,小丫头横眉倒立,大有怒发上冲冠之势。

3,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怒发上冲冠,倒背双手在屋内踱来踱去,自言自语地说:“此乃亡国之兆,此乃亡国之兆!”。

4,是怒向刀丛,让那怒发上冲冠?还是低下高昂的头颅,让那坚韧的乌发断落?我的同袍,相信你们已有断定。

5,又认为胆外名于眉目之间,喜怒皆行此处,愤则发上冲冠。

6,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怒发上冲冠,倒背双手在屋内踱来踱去,自言自语地说:“此乃亡国之兆,此乃亡国之兆!”。

7,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8,平地起崔嵬,沧海一声笑今朝,怒发上冲冠,踏破山缺归红尘。

9,小丫头横眉倒立,大有怒发上冲冠之势。

10,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