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不合情理,做事违反正道。※#语或本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后用“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目标或理想完全相反。△“南辕北辙”
宰相之耳,待天下之耳而后聪也;宰相之目,待天下之目而后明也;宰相之心识,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启发圣神也。然则下取天下耳目心识,上以为天子聪明神圣者,此宰相之本职也,而为匡辅缉熙宣和之道也。若宰相唯以两耳听之,两目视之,一心思之,则朝廷之得失,岂尽知见乎?必不尽也,而况于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得聪明乎?必未也,而况于上以为天子聪明圣神乎?然则天下聪明心识,取之岂无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与不知,行与不行耳。噫!自[2]以来,斯道[3]衰,鲜能行者。自[4]以来,斯道寖微,鲜能知者。岂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将背古道而驰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颠为心;今则敏行逊言、全身远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为务,今则不接宾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开合为名,今则锁其第门而已矣。
[1]典故或见于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
[2]开元:唐朝玄宗的年号(公元713—741)。
[3]寖:音jìn,通“浸”,渐渐。
[4]贞元:唐朝德宗的年号(公元785—805)。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据《柳宗元集》卷二一引)
唐兴以来,称是选而不怍者,梓潼陈拾遗。其后燕文贞以著述之余,攻比兴而莫能极;张曲江以比兴之隙,穷著述而不克备。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文之难兼,斯亦甚矣。
白居易,字乐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唐宪宗元和年间,撰写《策林》七十五篇,纵论天下大事,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献给当时宰相议论政事的奏状,其中写到:“自玄宗开元以来,宰相听取人民心声的德政已经渐渐衰微,很少人能够做到。从德宗贞元之后,这项美德更是衰微,连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时候的宰相言行举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颠覆的局势为己任,今日的宰相则是行事敏捷,言语谦恭,只求全身而退,远离灾祸。”后来“背道而驰”这句成语也许就是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彼此的目标或理想完全相反。
语义比喻彼此的目标或理想完全相反。
类别用在“正好相反”的表述上。
①这种老是和规定背道而驰的人,令我很头痛。
②这种政策与人民要求安定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
③我们得看清时代潮流,背道而驰者很容易被淘汰。
④他们俩虽是兄弟,价值观念却背道而驰,完全不同。
⑤这两家公司经营理念根本背道而驰,要怎么谈合作!
⑥开创流派的艺术家,大多与潮流背道而驰,自创一格。
⑦我看经理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言行完全背道而驰。
⑧他希望能考上好学校,却终日游荡不读书,岂不是背道而驰!
⑨面对现实的压力,有时想法和做法不得不背道而驰,真是无奈。
⑩如果我们今天的决定与当初坚持的宗旨背道而驰,公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1,他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言行背道而驰。
2,库欣地区供过于求的石油供应拉低了西德州轻质石油的价格,使其与其他石油产品价格背道而驰。
3,时光急速向前推进,顺着轨道,我们在向同一条渐近线延伸。但双曲线有两条,落在不同象限。我们究竟是相濡以沫,还是背道而驰?夏茗悠
4,他们的友谊是异性相吸。他们是对于那一历史时期两种背道而驰的反应的代表,当时种族和解放问题正使得那个国家分崩离析。
5,我这一生,所有努力,都在和心意背道而驰。天意弄人是么?那么我就只好……弄天!天下归元。
6,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恩格斯
7,人的成长要接受4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三者背道而驰。
8,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恩格斯
9,生活中会有很多困难和阻碍你的东西,有的人面对后反应会极端,可能就是背道而驰,走偏了。我不管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坚持我要做的事情。不管别人用了什么手段,我依然用健康正面的能量,往这条路上走。李宇春
10,两人时而观点一致,时而背道而驰,这个时候两人就会激烈的争辩起来,不过夏雨巧舌如簧,两人激辩,夏雪却是输多赢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