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奋不顾身”。见“奋不顾身”条。
此处所列为“奋不顾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奋不顾身”是指勇往直前,不顾自己的生死之意,出自于《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在父亲过世后继承父志,任太史令,从事编载史事兼掌天象历法的工作。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带兵五千力战匈奴十余万人,后因寡不敌众,力竭而降,武帝大为光火,下令诛其全家。司马迁出面为他辩护,触怒了武帝,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后,转任中书令,决心效法先贤在逆境中愤发的精神,完成太史公书,即现在的《史记》。司马迁受刑后,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写了封信给他,告诉他贤臣应有的作为。司马迁看了后回信,陈述对李陵之事的观点以及受辱的经过。并说自己跟李陵并不熟,但见他“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认为李陵孝顺、讲信用、有义气,对下人也很好,并且出生入死,为国家的存亡“奋不顾身”,实在是个好人啊!如今降敌也是迫于无奈。后来“奋不顾身”这句成语就出自此处,用来形容奋勇向前,不顾生死。
1,3. 他们张着两手拦住去路,就跟黄继光舍身堵抢眼一样奋身不顾。
2,2. 侯昂奋身不顾地爬过去,如梦似幻的烟霞迎来,让他一阵心旷神怡。
3,4. 雷老大脚掌踏落禁区里面,看着吉安奋身不顾冲来。
4,6. 李五的内心呐喊起来,那麻袋招你惹你了,一时性起,挣脱开船老艜的大手,奋身不顾地向那刀疤脸的扑去。
5,1. 想当年多少忠臣义士,皆奋身不顾,倾家不顾,刀锯鼎镬不顾,覆宗灭族不顾……可谓忠骨可碎,丹心不腐!
6,5. 心要走快马四匹拉不住,冷的天北极圈钻木取温度。可笑可悲可还是奋身不顾。后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