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隐姓埋名”。见“隐姓埋名”条。
此处所列为“隐姓埋名”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元朝王子一写的《误入桃源》杂剧中,描述汉明帝时有二个书生刘晨、阮肇,他们为逃避乱世,在天台山下隐居修道。一日采药迷路,偶遇太白金星化身的樵夫,太白金星问他们为何不去求取功名,却在山中隐居修道。刘晨、 阮肇回答说:“这几年天下荒乱,干戈并起,官场黑暗险恶,所以避入山中修行。如此便不必管外界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隐姓埋名,作一个庄稼人,与麋鹿鱼虾为伴,悠闲地过日子。”“隐姓埋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被用来指隐瞒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身分。
1,一文不名。
2,文武大臣纷纷埋名隐姓,告老还乡。
3,几许知书识礼的人物,却埋名隐姓、一文不名。
4,至于虬道兄与聂道姑要埋名隐姓,皆因从古到今,凡是真正剑侠,多不肯自露姓名,怕的是众口传扬,惊世骇俗之故。
5,4 文武大臣纷纷埋名隐姓,告老还乡。
6,1 这也难怪,先主是为你的安全着想,故意让你埋名隐姓,化作贫民百姓,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7,2 若能一辈子埋名隐姓,也许能躲过此劫。
8,你近几个月埋名隐姓在洪团上蹿下跳,却也应该感觉得出,无论如何锻炼,身体永远跟不上对吧。
9,若能一辈子埋名隐姓,也许能躲过此劫。
10,6 你近几个月埋名隐姓在洪团上蹿下跳,却也应该感觉得出,无论如何锻炼,身体永远跟不上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