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lǐ zuò yuè
制禮作樂
ㄓˋ ㄌㄧˇ ㄗㄨㄛˋ ㄩㄝˋ
制定礼乐,泛指国家文物制度的制定。《礼记・明堂位》:“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迟先生有制礼作乐之才,乃是南邦名宿。”
1, 他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以礼乐为核心的完整统治制度。
2,李彪、高闾、宋弁、邢峦等,“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有太平之风焉”。
3,3. 周初制礼作乐,出于礼治文化的需要,对前代礼乐多所损益。
4,4. 至西周时期,随着周公的制礼作乐,河洛寻根文化最终得以形成。
5,5. o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
6, 周初制礼作乐,出于礼治文化的需要,对前代礼乐多所损益。
7, 至西周时期,随着周公的制礼作乐,河洛寻根文化最终得以形成。
8, o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
9,1. 这就是为儒家所称道的“制礼作乐”的主题思想。
10,2. 他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以礼乐为核心的完整统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