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理和民心。《汉・应玚・文质论》:“至乎应天顺民,拨乱夷世,摛藻奋权,赫奕丕烈。”《隋书・卷五十・庞晃传》:“陛下应天顺民,君临宇内,犹忆曩时之言,不胜庆跃。”亦作“顺天应人”。
1,观北方终不能守盟,今日之计,朝廷承汉四百之际,应东南之运,宜改年号,正服色,以应天顺民。
2,太祖道武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运,应天顺民,龙飞受命。
3,原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
4,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
5,自我大汉,应天顺民,政治之隆,皓若阳春,俯宪坤典,仰式乾文。
6,兴,弘济八极,是用应天顺民,抚有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