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字拼音是yì,部首是疒,总笔画是15画。
〔瘞〕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㾜、土”。
〔瘞〕字仓颉码是KKOG,五笔是UDWF,四角号码是00114,郑码是TGOB。
〔瘞〕字的UNICODE是U+761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238,UTF-32:0000761e,UTF-8:E7 98 9E。
〔瘞〕字异体字是殪、瘗、𡈾、𡎶、𢊃、𤺦、𨻊、𨻏。
①埋葬。 晉•潘嶽 《西征賦》:“夭赤子於新安 ,坎路側而瘞之。” 唐•;韓愈 《祭十二兄文》:“生不偕居,疾藥不親,斂不摩棺,瘞不繞墳。”
②埋藏;隱藏。《新唐書•魏徵傳》:“大理卿馬曙有犀鎧數十首,懼而瘞之。” 元•;張可久 《紅繡鞋•;三衢山中》曲:“仙橋藏老樹,石筍瘞蒼雲。”
③審;明白。古方言。《方言•第六》“瘞,審也。齊楚曰瘞。”
动
◎掩埋。
引证 :唐•李洞〈毙驴〉诗:“蹇驴秋毙瘗荒田,忍把敲吟旧竹鞭。”《聊斋志异•卷九•爱奴》:“夫人未出阁时,便从服役,夭殂瘗此。”
◎〈书〉掩埋。
例如 :〈瘗菊记〉、夫人未出阁时,便从服役,夭殂瘗此(《聊斋志异‧卷九‧爱奴》)。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