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后感
导航

今天,我们怎么来爱国

2020-12

篇一:《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谈到爱国,相信每位国人都会有颗爱国的心。具体到如何爱国,怎样将爱国的热情落实到促进国家、民族和社会长远的发展;怎样稳定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在我们看来,爱国可以具体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孩子的教育做好,这些其实就是最实实在在的爱国了。说起爱国,我们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为“还我河山”而精忠报国的岳飞;为抵御辽兵而前赴后继的杨家将;为抗击侵略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光复中华而奔走革命的孙中山;奋不顾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勇往直前堵枪眼的黄继光,当然还有数不清的英雄人物„„

为了挽救多灾多难、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为了拯救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老百姓,他们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抛头颅撒热血。宁愿牺牲宝贵的生命,也绝不放弃心中的理想和信仰。他们的爱国精神铸成了历史的丰碑,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我们在感动和崇拜之余,又有很大的迷惘:这些爱国的民族英雄,都有着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而我们成长在新世纪一代人,沐浴着祖国灿烂的阳光、享受着改革巨大的成就,远离了战火硝烟,告别了艰难困苦。时代的和平和生活的富足,是否已经让我们失去了爱国的热情?

当然不是!如今身处和平时期,爱国并非一定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很多时候,爱国只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上恪守国格和人格的底线,只是要求我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着眼,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爱国。

在我们的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可能就是那几十公分的间距就导致钢管脚手架的坍塌,在施工现场,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引起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细心检查每个部位,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很多承包老板都觉得自己做施工做了很多年,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就不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结果引起了施工安全事故,出现这种情况,作为甲方管理人员一定要坚决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也有承包老板为了赶工期,而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我们作为甲方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否则不允许施工单位继续施工,就算是停工也要把安全隐患处理好了再施工,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碰到的所有问题安全问题始终要放在第一位。守护了工人的人身安全、促进了保障房建设的进度、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安居梦想,这就是我们工作中最好的爱国!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甚至一个动作就能体现出自己的爱国情怀。你在早上上公车的时候,去翻你的口袋,你好不容易才翻出一张一元的,你的前脚已经跨上了车门。这时你却突然的发现地上有一个一角的硬币,这时你会怎么办呢?去捡,会不会显的自己很穷酸?不捡,又是不爱惜人民币。这时你一定处在两难的境界吧?记得在一次G20峰会中领导人合影的环节中,主办方用贴在地板上的各国国旗来标示合影时领导人的位置。合影结束后,惟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这面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从而中国国旗避免了被人踩踏。国家主席可以为国旗弯腰,我们何尝不

能为国徽弯腰。捡起的虽是一角钱,但一角钱上的国徽代表着你捡起的是国家的尊严。能维护国家尊严的人,能不爱国吗!?这种小事在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扔到垃圾箱里,也能体现你的爱国情。种植一棵小树,也能体现出你的爱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让他们懂得爱国,这是更好的爱国。

原先我以为很长时间都觉得爱国是很遥远的事,是已经消散的硝烟、是英雄们的事迹。通过将爱国与个人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身体里面流淌浓浓的爱国热血,充溢着拳拳的爱国之心。国家和平时,我们埋头苦干,发奋图强。原来,爱国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甚至就是那一举手一投足,一滴努力工作的汗水,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礼貌。

这也许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那就让我们尽自己的本分,做好保障房建设工作,实现人民的安居梦想。爱工作、爱生活,这就是最好的爱国。

篇二:《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人民网《强国论坛》特别策划了一组“全民大讨论:今天我们该如何爱国”。

从【“节目”预告】看,有话题讨论、在线访谈、小游戏等栏目——清新、活泼、有内涵!再从业已进行的“话题讨论”进程看,网友的热情度、参与度、互动度“高大上”——朴实、亲切、有质量!

掩卷深思,至少对我而言,也是一次别具一格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激发了内心深处的“跃跃欲试”:今天,我们该如何爱国?

“今天,我们该如何爱国?”听上去似乎是很大的题目,做起来却是很小的事情。因为是在——今天。

所谓今天,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今天;是一个立体的、可爱的今天;和以往的任何朝代与时代相比,今天,使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具有非以往所能比拟的各种可能性与灵活性,具体到爱国更是如此。

我们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鲜有机会像科学家那样为国创新,像运动健儿那样为国争光,或是像改革家那样青史留名。他们当然是把爱国做到极致之人,他们也只是爱国之一种。当我们这些平凡人仰望他们的星光时,我们也同样可以成为发光体,因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爱国方式——在今天,我们只需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属于“今天”的公民。

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美德都蕴含着爱国精神。只要我们不断寻找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自强不息,努力进取,就能磨砺自己的爱国精神。《礼记·大学》如是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我以为这是对爱国的最朴素解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真正爱国的公民不是时时刻刻高喊口号,而是把对祖国的情感具体落实到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工作的态度和原则上,真正做到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自立自强、敬业奉献。我们应该努力让普通人的爱国行为更真实更朴素。比如,行为文明是爱国,勤俭节约是爱国,廉洁自律是爱国,忠于职守是爱国,遵纪守法是爱国等等。此所谓“有益身心事常做,无利家国事莫为”。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做一个理性、坚定的爱国者。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既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既要有民族自信,又不能民族虚无。正确看待发展中的问题,理性面对,不回避,不游移。有两种极端的爱国者,一是“愤青”,二是“爱国贼”。“愤

青”英语简称GTK。“愤怒青年”这个称呼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出现,当时特指一般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后来,被简称为“愤青”,现在“粪青”成为网络语言中的专有词汇,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了。如果是理性的反思和躬省,我们应该容忍他人的爱国方式,但是,“愤青”的危险在于易入歧途,从而,走向反民族反国家反政府的一面,那可就远远背离了忧国爱国的初衷。如果说“愤青”属于激进派,而与之相对的保守派即“爱国贼”。他们以爱国的名义,做有碍国家发展的事。如在改革与发展面前畏手缩脚,动不动大呼小叫“祖宗之法不可变”,发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的“友邦惊诧”。这样的人极易沦为“爱国贼”。当年我们骂小山智丽,现在想来,多少有点狭隘,现在我们大多能理性对待跨国婚姻。这说明我们与时俱进了,懂得了尊重个性和自由。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有了这个前提,大概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观念陈腐的人,一说到思想解放,往往满脸茫然,不知自己保守在何处,观念陈腐还浑然不知。这种思想状态,本身就是思想束缚的证明,而且比一般的思想束缚更加可怕。对现代信息和新生事物拒绝和排斥,这些都是我们前进中的大敌,都是贻害国家有悖爱国精神的表现。

新中国成立65周年,各地在开展各式各样的爱国活动,我们不妨也多参加几个,和其他的爱国人士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爱国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在实际行动中抒发我们的感情,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篇三:《今天,我们怎么爱国》

今天,我们怎样爱国

初一5班黄健

“今天,我们怎样爱国?”听上去似乎是很大的题目,做起来却是很小的事情。因为是在——今天。

所谓今天,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今天;是一个立体的、可爱的今天;和以往的任何朝代与时代相比,今天,使我们做任何事情都

具有非以往所能比拟的各种可能性与灵活性,具体到爱国更是如此。

我们绝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鲜有机会像科学家那样为国创新,像运动健儿那样为国争光,或是像改革家那样青史留名。他们当然是把爱国做到极致之人,他们也只是爱国之一种。当我们这些平凡人仰望他们的星光时,我们也同样可以成为发光体,因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爱国方式——在今天,我们只需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属于“今天”的公民。{今天,我们怎么来爱国}.{今天,我们怎么来爱国}.

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美德都蕴含着爱国精神。只要我们不断寻找

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自强不息,努力进取,就能磨砺自己的爱国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真正爱国的公民不是时时刻刻高喊口号,而是把对祖国的情感具体落实到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工作的态度和原则上,真正做到明礼诚信、团结友善、自立自强、敬业奉献。我们应该努力让普通人的爱国行为更真实更朴素。比如,行为文明是爱国,勤俭节约是爱国,廉洁自律是爱国,忠于职守是爱国,遵纪守法是爱国等等。此所谓“有益身心事常做,无

利家国事莫为”。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我们要努力做一个理性、坚定的爱国者。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既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既要有民族自信,又不能民族虚无。正确看待发展中的问题,理性面对,不回避,不游移。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有了这个前提,大概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观念陈腐的人,一说到思想解放,往往满脸茫然,不知自己保守在何处,观念陈腐还浑然不知。这种思想状态,本身就是思想束缚的证明,而且比一般的思想束缚更加可怕。对现代信息和新生事物拒绝和排斥,这些都是我们前进中的大敌,都是贻害国家有悖爱国精神的表现。临近新中国成立66周年,各地在开展各式各样的爱国活动,我们不妨也多参加几个,和其他的爱国人士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爱国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在实际行动中抒发我们的感情,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篇四:《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说实话,我很长时间都觉得爱国是很遥远的事,是已经消散的硝烟、是英雄们的事迹。最吸引我,往往不是那血与火的战争而是神奇的动画和温情的故事;当我们声情并茂地背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时,也许并未真正想过怎样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说起爱国,我们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为还我河山而精忠报国的岳飞;为抵御辽兵而前赴后继的杨家将;为抗击侵略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光复中华而奔走革命的孙中山;为抗击日寇而视死如归的杨**;面对铡刀从容就义的刘胡兰;奋不顾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勇往直前堵枪眼的黄继光,当然还有数不清的英雄人物&&

为了挽救多灾多难、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为了拯救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老百姓,他们不惜上刀山下火海、抛头颅撒热血。宁愿牺牲宝贵的生命,也绝不放弃理想和信仰。他们的爱国精神铸成了历史的丰碑,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我在感动和崇拜之余,又有很大的迷惘:这些爱国的民族英雄,都有着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而我们成长在新世纪一代人,沐浴着祖国灿烂的阳光、享受着改革巨大的成就,远离了战火硝烟,告别了艰难困苦。时代的和平和生活的富足,是否已经让我们失去了爱国的热情?

不,绝对不是!**大地震的噩耗传来,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灾区的一切,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心。电视上的每一个画面,都会使我震撼,灾区的每一个感人故事,都令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小诗,并在全市的朗诵竞

赛中获得第一名。奥运赛场上,在五棵松体育馆,看着场上运动员拼博的身影、我带着中国加油的头饰,随着拉拉队员为中国的每一次得分而忘情地欢呼!神舟七号上天的瞬间,我们也同全国人民一道热血沸腾&&

这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身体里面流淌浓浓的爱国热血,充溢着拳拳的爱国之心。我们爱我们的祖国,爱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国家有困难,我们义不容辞,勇往直前;国家和平时,我们埋头苦干,发奋图强。原来,爱国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甚至就是那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礼貌。这也许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那就让我们尽自己的本分,把巨大的爱国热情化作小小的水滴,流进祖国的土壤里,就一定能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朵。{今天,我们怎么来爱国}.

是的,就让我们这样爱国。

篇五:《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爱国,是我们从小开始接受教育时,就贯穿整个人生的主题。小学生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来自于思想品德课程;中学生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来自历史课程,而大学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则主要来自政治课程。可见,爱国既关系到个人品质,同时也关系到公共美德。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提起爱国,令人联想的可能不再是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宏大历史场景,因为远离了硝烟的和平年代,爱国更多的体现都是一些细微的事情。

比如,当汶川大地震的噩耗传来时,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灾区的一切都让所有的中国人在那一刻痛彻心扉,继而是捐款捐物,奔赴灾区帮他们重建家园;

比如,当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人获得金牌时,记者在街头随意都能捕捉到的发自内心骄傲自豪的笑脸,当刘翔未能圆梦北京时,从电视上感受到的全体中国人的失落;

比如,当马航失联时,不只有家属泪雨涟涟的悲伤,航空公司的抚慰,还包括所有媒体在那一刻,放下广告版面,深情饱满的呼唤“马航,我们等你回家”。

爱国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是需要表达的,对当下的我们来说,通过表达自己爱心和善意,通过传达正能量,让我们的国家真正成为值得每一个公民去爱、引为自豪的身心家园,这就是最现实{今天,我们怎么来爱国}.

最具体的表达。

篇六:《今天我们如何爱国》

理性爱国、于你于我{今天,我们怎么来爱国}.

高一6班叶韵

俄国作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2011年,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非法行径,侵犯中国主权,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中国民众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抗议日本政府“购岛”行为,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实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民众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要理性爱国、文明爱国、守法爱国。

有人认为,“爱国”只是一句口号,离我们中学生太遥远,但我认为,爱国于我们而言,于我们二中的学子而言,其实并不遥远,它意味着遵守礼仪、延续文明、传播文化、实现超越。

同学们,我们扪心自问:

每一周升旗仪式时我们都肃立、行注目礼、唱国歌了吗?

在我们的脑海中还记得多少有法定假期之外传统的节日?

我们还了解多少传统文化?是不是非要等到别的国家抢先注册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我们才会抱怨?

中国的方块字我们还写得刚劲有力吗?还是也经常提笔忘字?

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平时遇到师长满怀敬意地打招呼了吗?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家长不辞辛苦给我们送饭,宁可自己冷,也要想方设法给饭菜保温;宁可自己处处节省,也要让我们的饭菜丰富可口。我们心怀感恩了吗?我们真诚的说谢谢了吗?还是不顺心就甩给他们脸色,甚至大声呵斥他们?

爱国于我们而言,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口号,而是一名中国中学生的应当具有的优良素质,它不是只在遥远的未来,而是表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虽然说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感,但却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行动,不是一味夸耀祖先的业绩、谩骂国人之无能,更不是虚伪的誓言,做作的感叹,爱国意味着一种深深的责任。

明天就是12月9日,七十多年前的12月9日,无数的爱国学生走上街头,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兴旺,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去担当,唤起了一个民族的觉醒。七十多年来,又有多少中华儿女,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他们用生命在担当,担当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同学们,我们正处于和平发展的太平盛{今天,我们怎么来爱国}.

世,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爱自己的祖国,那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这一刻做起,让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成为爱的延续。

谢谢!

篇七:《“今天,我们怎样爱国”①)》

爱国,存在于点滴之间(青春热线·“今天,我们怎样爱国”①)

李昌禹樊桔贝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0日19版)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最朴素的价值追求。不久前盛况空前的“9·3”阅兵,刚刚过去的新中国66周年华诞,让亿万国人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

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正是因为有无数爱国人士的敬业付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离我们越来越近。

但是,有一些现象让人痛心。比如一说“爱国”“中国好”“祝福祖国”,就有人冷嘲热讽,称之为“矫情”“爱国奴”“脑残”,极力将“爱国”污名化;也有一些人将爱国等同于排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扬自己的“爱国”。

那么,“爱国”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在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从本期开始,《新青年》版推出“今天,我们怎样爱国”栏目,讲述年轻人的故事,听听他们对“爱国”的理解。——编者

《詹天佑》《最后一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小学起,我们就学习过不少关于爱国的课文。回想起这些课文,不少人至今仍热血沸腾。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在一些人心目中,这份浓浓的爱国情似乎渐渐被生活中的琐事所冲淡,还有人觉得,如今谈爱国似乎太“高大上”,不如沉浸于自己的“小确幸”中。

到底如何对待“爱国”这份情感?怎么才算爱国?在历史上,“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常常是践行爱国主义的先锋。本期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如何理解和践行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

以独特的方式,让“爱国”落地生根

“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尽一个公民对国家的基本义务,对我来说是一份荣幸,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接受采访时,眼前这个姑娘坐得端正笔挺,语气坚定,与其他女生相比,身上似乎有一种别样的气质。

姑娘名叫陈墨玉,是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级本科生。她身上的这股“别样”气质,来源于一段特殊经历:2013年9月,适逢国家征集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和英雄情结,刚上大二的她选择暂时中断学业,到军队经历一段“戎马生涯”。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她的身份从一名中文系学生变成了武警上海总队通信站战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谈及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携笔从戎,陈墨玉说,在历史上,爱国报国,一直是北大人的光荣传统,而参军入伍也是抒发爱国情怀的一种方式,“只是这个方式有点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