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胎息的意思

tāi

胎息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拼音tāi xī

词语解释

胎息[ tāi xī ]

⒈  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

⒉  指气息;呼吸。

⒊  犹师承;效法。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

《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之。’”
李贤 注引《汉武内传》:“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
葛洪 《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坐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且説 张果 是 帝尧 时一个侍中,得了胎息之道,可以累日不食,不知多少年岁。”

⒉  指气息;呼吸。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王居士神丹》:“则以前药復滴於鼻,须臾忽苏,黎明则胎息续矣。”
宋 范成大 《石湖书事》诗:“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⒊  犹师承;效法。

纪昀 《<陈后山诗钞>序》:“然胎息古人,得其神髓,而不掩其性情,此 后山 之所以善学 杜 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舍人( 谭莹)乐志堂 集文诗略,亦多胎息六朝之作。”
茅盾 《民间、民主诗人》:“最近, 马凡陀 的胎息于‘吴歌’的新诗,也颇值得称赏。”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胎息

  • 胎息。语见《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就是说不用口和鼻子呼吸,如在孕胎之中,即是胎息。口鼻只是呼吸之门户,丹田为气之本源,圣人下手之处,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实际上是说通过意念诱导的一种高度柔和的腹式呼吸方法。《云笈七签》曰:“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握固守一,是名胎息。”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