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察举的意思

chá

察举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词语解释

察举[ chá jǔ ]

⒈  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引证解释

⒈  选拔。

《史记·刺客列传》:“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 严仲子 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
司马贞 索隐:“察谓观察有志行乃举之。 刘 氏云察犹选也。”

⒉  中国 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荐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 《汉书·文翁传》:“文翁,庐江舒 人。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

景帝 末,为 蜀 郡守,仁爱好教化。”
宋 苏轼 《谢应中制科启》:“然而才行之迹,无由而深知,委之於察举,而要之於久长,所以为无失也。”

⒊  监察检举。

宋 曾巩 《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夫纲辖之地与御史更相察举,所以警官邪明宪度,而侍郎於左右省无不统理。”
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保甲之法,使五家为保,盖欲察举非违之事。”

成语词典网m.377r.com

网络百科

察举

  •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 成语词典网m.377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