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美语句素材
导航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似的句子

2020-12

篇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鸿鹄一心展翅腾飞,在脑海深处猛虎的咆哮怒吼之下风雨兼程,直击山之巅、海之角;父子桌前相守,一时蔷薇香溢,宁静安然,生活于细碎之处尽现情之亲、心之切。

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两者兼二为一,何乐而不为?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

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

享受生活之美,乐在砺炼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

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无论是搏击长空的巨鸟还是乐在平静的父子,都一样幸福美好,真实可贵。

就像《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原文:

Inme,past,present,futuremeet,与我,过去、现在和未来Toholdlongchidingconference.商讨聚会各执一词纷扰不息。Mylustsusurpthepresenttense林林总总的欲望,掠取着我的现在

AndstrangleReasoninhisseat.把“理性”扼杀于它的宝座Mylovesleapthroughthefuture'sfence我的爱情纷纷越过未来的藩篱

Todancewithdream-enfranchisedfeet.梦想解放出它们的双脚

舞蹈不停。{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似的句子}.

Inmethecave-manclaspstheseer,于我,穴居人攫取了先知,AndgarlandedApollogoes佩戴花环的阿波罗神

ChantingtoAbraham'sdeafear.向亚伯拉罕的聋耳唱叹歌吟。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Lookinmyheart,kindfriends,andtremble,审视我的内心吧,亲爱的朋友,你应颤栗。

Sincethereyourelementsassemble.因为那才是你本来的面目。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我心中有只猛虎在细嗅蔷薇。英国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写下的这不朽警句,人性是有两面的,而两两相对的人性本质又是调和的。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穴居着一只猛虎,只是在虎穴之外仍有蔷薇丛生。

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停下脚步,安静欣赏自然赐予它的美好,生活给予它的泰然。猛虎的魄力也可以和蔷薇的细腻和谐一体,再怎样的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者,胸中依然有一份清淡灵动,一份安然静默蕴藏其中,依然会有柔弱而美丽花朵启颜开放,随清波婉转,赏风光霁月。{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似的句子}.

人心也是猛虎和蔷薇的两面体,若缺少了蔷薇不免莽拙而流于庸俗,缺少了猛虎不免怯弱而失气魄。

当然每个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的强弱形势也是不同的。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

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一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

喜欢猛虎嗅蔷薇这个意境,以此表述爱之细腻最恰当不过。无论是怎样的人,只要心间起了爱意,就会变得很温柔,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靠近美好,生怕惊落了花蕊上的晨露。

登上高山,你也许会赞叹它的巍峨;面对大海,你也许会称颂它的澎湃;俯察小草,你也许会感慨它的坚韧顽强;仰望青松,你也许会敬佩它的高大挺拔——正如罗丹大师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发现。发现?发现!——用心灵发现自然!

当春雨灌溉复苏了大地,当小溪沟通了闭塞荒原,当大树荫蔽四方,当涓涓甘霖奔向人间,当惆怅的飞鸟飞成落日般的忧伤,当婵娟拉近了千山万水的距离,当一阵风唤醒了一个季节,你的心灵之窗是否也如仿佛洗刷过的明镜一般不惹尘埃,清澈平和?

君不见当世混浊,茫茫人海,多少人在欲海里随波逐流,多少人摸爬滚打于泥泞不堪的名利场,多少人在仕途上你拥我挤,多少人早已遗忘了仰望天空的那份怡然自得,多少人还有临流而立行吟如歌的那般从容忘情,多少人还愿意让心灵保持玲珑透明?孕育了文明的地球母亲眼泪在空中慢慢落下„„

哲人说:“当岁月流转和时光轮回都无迹可循之时,你蓦然回首,会发现有一样东西永远熠熠闪光——那就是美。”美,需要用心灵去寻觅,而心灵,则需要咀嚼的百味丛生。心有猛虎,我十二分地喜欢

泰戈尔如夏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的诗歌,喜欢张若虚言微旨远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喜欢杜甫字字珠玉的“双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细嗅蔷薇使我心坦然,我心美丽。

谁说长沟流月去无声呢?只是,大自然只肯把自己的流转,说给那些心静得足以领略生命中婉约柔静之美,足以聆听水之清音,足以饱经狂涛骇浪,足以颠踬困苦的知音去品味罢了。古往今来,有人看见了大自然“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恬淡抒怀;有人品味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离尘脱俗;有人寻见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高洁品性;有人探索到了“芦花香里看风清,几度渔歌;杨柳影中月冷,数声短笛”的乡间逸趣;有人窥见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高雅——这叫我们如何再说看不见自然的悠然摆动,听不见水的吟唱应答?

马太福音里说:“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你们开门。”是的,大自然说,不用心灵去发现,你不会知晓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不用情感去细嗅,你不会知晓大地看似平庸的坚定,江水看似平静的力量。{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似的句子}.

伯牙鼓亲江畔,严光垂纶富春,孔子观水于山上,陶潜采菊东篱,稼轩放声“千古江山”,东坡高歌“大江东去”,他们纵然一生清苦却躬耕陇亩,怡然自得。历史永远铭记嵇康源于自然的广陵散,林和靖的梅妻鹤子,庄周的逍遥游„„他们用心灵开拓自然的宝藏,融为一体,在西风凋碧树中为伊憔悴!

大千世界,渺小如你我只须在自然中,用心灵为自己寻找一片自

由的田野;只需在蒙蒙细雨中,用心灵为自己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只需在繁芜嘈杂中,用心灵为自己开辟一片宁静的乐园,这样,我想就够了„„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安妮,由于在河中看不到终点回不到起点,于是再一次在笔底清冷决绝的歌唱.

安妮逆着时光往回看,在书中从冬季游走到春季.冬季,她在梦里念想南方家乡的大宅,弄堂之外的长河,童年与祖父采摘的兰花,古老的纯木祠堂,不由的感叹”春觉梦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秋季,她开始顾影自怜,凌晨两点看猫在客厅玩得乐此不疲,却觉的时间迅急,猫有一天会衰老,会死去,会化作尘土,而她回无所恃的孤独,不由的在笔底呢喃”欢日尚少,戚日苦多”.夏季,她开安静的描述自己,持续十年的写作是为了对抗生命的虚无,缺少耐心和妥协之心去敷衍华而不实的社交关系,渴望和一个人在梨花树下小坐,清茶浅酌,花好月圆.冬季,她给了自己一束光,安排了有着暖色碎片的小说,清佑娶了桀骜不驯的重光,给了她承诺和稳当的家庭,而重光也心甘情愿为他生儿育女,相伴一生。

这样的一部书,毫不做作,只是一个女子在走廊日影下,用沙哑的声部在为自己唱着一支支哀婉的歌曲,而让听的人内心归于岑寂,打开了心灵深处的一扇门.用安妮的歌词来诠释该是如此。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过后,泪流满面。

“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可悦人目;蝉吟虫唱,风声雨声,可愉人

篇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于我,这句话是对汉字的最美的解释。诗一样的语言,自需诗来诠释。看到这句话时,顿时觉得它好像静静躺在我的记忆里,又突然被唤醒了似的。这可能就是我对汉语的情结吧。我向来喜爱均衡的美感,提笔写一个“人”,一撇一捺,左右均衡,方可在这世界中站稳。

汉语,在我心中是一种完美的平衡,像是奇妙的黄金分割线,总之,是0.618一样的存在。

猛虎与蔷薇,前者阳刚,后者阴柔,带着优雅均衡的美感,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汉语,婉约、含蓄、智慧、激烈。带着千年沉淀的文化古韵和美丽的象形文字,无论身在何处,都是心中珍藏的五彩锦盒。生而知之的母语,仿佛是智慧之光,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空灵。汉语,象形与会意的结合,两者相柔相摩,构成了文化的大千世界。{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似的句子}.

对于我来说,最爱的是汉语的隐约的意象,仿佛遥远而美丽的金窗。浮丽的文字并不能充作精神的食粮,而美丽不能和浮丽混为一谈。比如,《易经》中有一段极美的文字,常反复诵读,讲的却是天地大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也不曾了解周易,而那文字简单,协调,仿佛就有这样的魔力,让我感受到了天地均衡的美。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语——汉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似的句子}.

2014-9-7

金陵中学高一(13)班崔秋惠

篇三:《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满分作文简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满分作文简析

2013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

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着下班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审题立意:

材料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个寓言故事,一部分是个生活小片段。分开看,寓言故事说的是挑战生命极限,生活片段说的是享受亲情温暖。拟乎不搭边,但命题人通过强调前一故事中鸟的选择和后一故事中儿子的选择,把两则材料联系起来,给它们一个共同点:我愿意。这个是材料的核心,也就是写作的核心,作文要围绕这个去写。

再读读材料。鸟被彩云吸引,它要追求彩云,所以不顾饥寒风雨,即使伤痕累累,也要不断高飞。什么?因为它愿意,因为它感到充实,满足。至于值不值得,恐怕愿意就值,不愿意就不值。儿子追求宁静的幸福感,所以愿意陪伴父亲。这个是爱的回馈。这样坐着,值不值得?干脆没考虑。值不值是个干扰项。因为值不值仍然出于功利心,是一种客观的衡量。而愿不愿意,是一种情感趋向,不计较得失,是主观的,完全发自内心。但即然有这样一个区别,也可以说又提供了一个写作的角度。{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相似的句子}.

这样我们大致得到三种立意:

1、什么什么,因为我愿意

2、我愿意什么什么(当然也可以把上面的我换成谁谁)

3、值不值与愿不愿意(不能单纯写值不值)

这几个立意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不需要想太复杂,关键在怎么写,怎么写好。你不能只想着找到一个最刁的角度。跑题怎么办?

满分作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好题目,亮点。这句话是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经典诗句。原话是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诗人余光中将其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意思是,老虎也会有细嗅蔷薇的时候,忙碌而远大的雄心也会被温柔和美丽折服,安然感受美好与泰然。讲的是人性中阳刚与阴柔的两面。2013年李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连获奥斯卡十一项提名,最终拿下四项大奖包括最佳导演。有影评人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为题作文,后来遂成为该年度被频繁引用的诗句之一。考生使用该流行语,说明眼界不窄,有阅读积累。亮度:★★★★☆)

鸿鹄一心展翅腾飞,在脑海深处猛虎的咆哮怒吼之下风雨兼程,直击山之巅、海之角;父子桌前相守,一时蔷薇香溢,宁静安然,生活于细碎之处尽现美丽清新。(点题,并对材料作解读。猛虎对应于前一则,蔷薇对应于后一则。想象大胆,改写合理。非常巧妙,考生的智慧就在这短短几十字内展现出来。开头亮点,亮度:★★★★★)

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两者兼二为一,何乐而不为?(论点,乐于兼二为一。不能太靠后,字数也不宜过多,否则论点就被淹没了。这一段作个标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心中自有虎啸龙吟,如那追逐巅峰的苍鹰,手持刀剑,锋芒逼视,然尽管无畏如他,也依然不忘在征服的途中追忆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

也依然拥有享受生活宁静安详的勇气,长叹一声“此心安处是故乡”!(正面事例举苏轼,亮点在于诗句的引用。有事例,仍然平常,但更有原句,就胜过众人一筹了。亮度:★★★)追求但不苛求,既有猛虎吟啸,也任蔷薇盛开。(这一段也作个标记)

雨果曾言: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乐趣。而林徽因却叹道: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不因为一心追梦而忘却了眼下幸福的珍贵,又不因适意的享受而拒绝让自己经受磨砺,巨龙与心篱同样寄居在心中,彼此安然无恙,共同挑起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远方与活在当下绝非矛盾,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何非要拆散彼此,而不坦然接纳呢!(正面讲道理。引用有雨果,有林徽因,有《大学》,《大学》那句,未必是孔子说的,说子曰也无不可。考生在此段试图说明的是,我们真正向往的生活,是既猛虎,又有蔷薇,不必非此即彼。引用恰当,说理简洁却明确。此处的引用,与上一段引用苏子诗句又不同,苏子算课内素材,雨果、徽因,就是课外阅读了。亮度:★★★★)

享受生活之美,乐在砺炼之痛,猛虎与蔷薇,交相融合。(这一段还作个标记)

被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一生风华绝代,誉响全球,然而她临死前却自责与悔恨于对子女的疏忽。陆游心怀天下,悲悯苍生,时刻吟唱“此身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却痛苦萦心,无法自释;孟夫子虽能“红颜弃轩冕,白首入松云”,却也叹恨于一生碌碌无为,遗憾终老。此乃为何?他们无法做到像苏子般收放自如,不是猛虎的啸叫占满了耳际而不闻花香,即是沉溺于蔷薇的爱抚而难以自拔。我们需时刻在心中摆放天平,保持最真实幸福的自我,即使猛虎因伤痕累累痛苦匍匐也能愈之以花香,即使蔷薇迷醉麻木本心也能怒号以警醒。(反面论证,反例为撒切尔、陆游、孟浩然。生命中的残缺,与苏子恰成对比。本段反面论证是个亮点,这种举例的方法也是个亮点,一段里举三个事例,丰富,还详略得当。所以说举例不能太长,太长占篇幅。太长还容易导致文体不明,这已经是作文的硬伤了。有些考生写议论文,却用很长篇幅去讲一个故事,记叙比例过大,阅读老师就迷糊,你这是要写议论还是要写记叙文?亮度:★★★★)

猛虎与蔷薇,平衡心灵,度量幸福,此生若此,心甘情愿。(这一段最后标记。这些作了标记的段落,都很简洁,一句话,字数不多,略有变化,但都点题,彼此呼应。作文求稳妥,不想给阅卷老师偏题跑题的印象?点题!反复点题!亮度:★★★★★)

我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无论是搏击长空的巨鸟还是乐在平静的父子,都一样幸福美好,真实可贵。(照应开头一段。结构上很严谨,是用了心的。)

我愿乐享有两者,充实真正的生活。(唯恐阅卷老师不明白,再把中心论点说一遍。同时,回到材料的核心:我愿意。真是用心良苦啊,I服了You!)

(好的议论文,也得用心写。材料的使用中,最见积累;说理分析中,最见才情。反过来,材料的使用,也最易暴露出考生阅读的贫乏,说理分析,也最易暴露考生思维的混乱。议论文是那么好写的吗?!)

雅礼中学骨干教师胡岭(参与湖南2013年高考作文评卷工作):

作者简述两则材料,巧妙地嵌入“猛虎”与“蔷薇”的意象,在此基础上,笔锋一转,道出自己的观点,即“猛虎”“蔷薇”兼二为一。

然后,作者围绕这一观点,层层递进,加以论述:选用苏子之例,言其追忆亡妻却依然安享宁静,这是“猛虎”“蔷薇”并存,为第一层;引用雨果名言,联系林徽因的话语和儒家的观点,旨在说明苦中有乐,追求远方与活在当下并不矛盾,这是“猛虎”“蔷薇”交融,为第二层;接下来,反面用例,以独到的眼光评点撒切尔夫人、陆游和孟浩然,指出在心灵之中须平衡“猛虎”“蔷薇”,并上升到幸福层面,彰显了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第三层。最后,作者再次回扣材料,与前文形成呼应,重申观点,结构严谨自然。

篇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SiegfriedSassoon)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Inmethetigersniffetherose。”勉强把它译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如果一行诗句可以代表一种诗派(有一本英国文学史曾举柯立治“忽必烈汗”中的三行诗句:“好一处蛮荒的所在!如此的圣洁、鬼怪,像在那残月之下,有一个女人在哭她幽冥的欢爱!”为浪漫诗派的代表),我就愿举这行诗为象征诗派艺术的代表。每次念及,我不禁想起法国现代画家昂利·卢梭(HenriRousseau,1844——1910)的杰作“沉睡的吉普赛人”。假使卢梭当日所画的不是雄狮逼视着梦中的浪子,而是猛虎在细嗅含苞的蔷薇,我相信,这幅画同样会成为杰作。借乎卢梭逝世,而萨松尚未成名。

我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所无法说清的话;它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假使他把原诗写成了“我心里有猛虎雄踞在花旁”,那就会显得呆笨,死板,徒然加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只有原诗才算恰到好处,因为猛虎象征人性的一方面,蔷薇象征人性的另一面,而“细嗅”刚刚象征着两者的关系,两者的调和与统一。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

一如苍鹰,如飞瀑,如怒马;其一如夜莺,如静池,如驯羊。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戴奥尼苏斯艺术和阿波罗艺术,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所谓“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东坡有幕上,尝谓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他显然因此种阳刚和阴柔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大江东去”?“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这些词句,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曼声低唱吧?而柳永的词句:“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以及“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机高举。”又是何等境界!就是晓风残月的上半阕那一句“暮霭沉沉楚天阔”,谁能说它竟是阴柔?他如王维以清淡胜,却写过“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诗句;辛弃疾以沉雄胜,却写过“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的词句。再如浪漫诗人济慈和雪莱,无疑地都是阴柔的了。可是清啭的夜莺也曾唱过:“或是像精壮的科德慈,怒着鹰

眼,凝视在太平洋上。”就是在那阴柔到了极点的“夜莺曲”里,也还有这样的句子。“同样的歌声时常——迷住了神怪的长窗——那荒僻妖土的长窗——俯临在惊险的海上。”至于那只云雀,他那“西风歌”里所蕴藏的力量,简直是排山倒海,雷霆万钧!还有那一首十四行诗“阿西曼地亚斯”(ozymandias)除了表现艺术不朽的思想不说,只其气象之伟大,魄力之雄浑,已可匹敌太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也就是因为人性里面,多多少少地含有这相对的两种气质,许多人才能够欣赏和自己气质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人。例如在英国,华兹华斯欣赏密尔顿;拜伦欣赏顶普吕夏绿蒂·白朗戴欣赏萨克瑞;史哥德欣赏简·奥斯丁;史云朋欣赏兰道;兰道欣赏白朗宁。在我国,辛弃疾欣赏李清照也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