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论据素材
导航

关于爱国主义情怀的论文

2020-12

关于爱国主义情怀的论文(一)

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惨不忍睹的创伤耻辱,到现在的巨变,我们看到那象征伟大的红色永不褪色,看到那象征黎明的曙光不停闪烁,看到那象征坚强的身影不断奉献,看到那象征胜利的喜悦涌出眼眶,看到那水滴石穿的精神永留心间。这些都是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他们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飘扬的旗帜,用自己的身躯填平了前进的道路,用自己的头颅堆砌了严固的城墙,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英烈们虽打下了江山,但他们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英烈们虽保卫了国家,但是他们的报复还没有实现。,

回首昨天,每个进程都凝结着革命先烈们的血汗,今日辉煌的背后,革命先烈们默默付出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每个脚步都将与革命先烈的精神一起,主动承担起对祖国对社会的责任。你们的出生入死让我们学会勇敢刚强,你们的大义凌然让我们学会无私奉献,你们的殊死拼博让我们学会自强不息,你们的卓著功勋让我们学会爱岗敬业。是的,伟大的中国就需要这样的勇气,就需要这样的力量,需要我们后一辈人继承先烈遗志,实现先烈遗愿,需要我们把爱国作为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

作为青年学生,现在并不需要我们立刻奔赴祖国边疆,战身沙场;也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取义。许多同学也许都这样认为:如今我们生长在和平的年代,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那我们还需要讲爱国主义吗?什么是爱国?美国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说过一句话:

“不懂得热爱国旗的学生,无论他多么出色,都不是好学生。”在美国,热爱国旗是一件极其平常而又非常光荣的事;在波兰,每一所学校都专门设有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并使之融入政治、历史等科目中;在泰国,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政府极其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民族传统和爱国教育;最具特色的是韩国,它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韩国人历来以使用本国产品而引为骄傲。可见,爱国主义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情感,却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举动。爱国,其实我们能做到的有很多很多,只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也从来没有体会到原来日常一些普通平凡的小事也可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些事情的内在涵义。爱国并不是一种唱高调的行为,相反,它是通过一件件普通而平凡的小事体现并凝聚起来的。时光的列车驶入了这个特殊的十二月,这个最为喜悦最为美好的秋季,表达这份爱国之情,我感到很开心,让我们乘着秋风,在收获这份喜悦收获这份荣耀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豪言壮志和爱国精神。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充满憧憬,充满信心。亲爱的各位同学们,就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为祖国事业奉献热血,让青春在平凡的事业中闪光!

关于爱国主义情怀的论文(二)

关于爱国主义情怀的论文(三)

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情感激发_教育_教学_论文教育_教学_论文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情感激发[导航]-新闻-课改-论文-教案-试题-课件-高考-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字典-词典-成语-搜吧中教网>>教育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数学论文|德育论文|英语论文|物理论文|化学论文政治论文|生物论文|历史论文|地理论文|自然论文|音乐论文|体育论文|美术论文|毕业论文中教网>>教育论文>>德育论文>>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情感激发2005年2月16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一、环境陶冶法。良好的环境具有导向、激励、育人、审美等功能,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进行着一种渗透力很强的性情陶冶。为此,学校那么些在精心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由入境而入情,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1、净化美化校园。很显然,在一个整洁优雅、情趣横溢的环境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显得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而在一个纷乱嘈杂的氛围里大讲爱国主义,则显得苍白无力、格格不入。可见,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即是校园的美丽和宁静。2、布置环境。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占领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栏、黑板报、走廊、教室墙壁等),张贴国旗、国徽图案、革命领袖和历史杰出人物的肖像、爱国名言等。应充分发挥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用直观鲜明的艺术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如油画、壁画、连环画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造爱国人士纪念亭和塑像等。3、发挥环境作用。让学生留下对美好环境的“感性印象”固然重要,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积极参与建设也不可忽视。因为这些活动中,包含着许多陶冶学生性情的契机。二、情境感染法。勿庸置疑,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在各科教材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爱国主义素材,犹如粒粒闪光的珍珠,但要串成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美丽项链,决不是教师在课堂上面无表情地喊几声令学生坠云入雾的“伟大、崇高、优秀”之类的言辞可以办到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是一种心与心的呼唤,心与心的感应,心与心的碰撞,硬性灌输是难以奏效的。这要求教师必须饱含真情,用富有磁性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情,创设一种情境,制造一种氛围,如和风细雨地感染学生的情绪。无论是语文课中讲到人物形象的美丑、正义与邪恶的交锋、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还是历史学科中谈到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卑躬屈膝的屈辱史、忠臣英烈的悲壮和奸险小人的可

耻;亦或政治学科中提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现实中人心不古的缺憾,教师都应用一种如江流般深沉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潮起潮落,使学生如临其境,深感其情。教师要做到这点就应当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做到文道结合,水乳交融,情境自生。如语文课运用诗词进行爱国情感激发就是一例:时代散曲乃诗人赞颂祖国,高扬时代主旋律之心声;烈士心曲是革命烈士鲜血铸就的诗章;古国恋曲为民族英雄魂去来兮的感召等,这些均是教材中的“闪光点”。三、活动激情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实在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教育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化,其中更重要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因此,学校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和校外活动。1、开展爱国文艺作品赏析活动。如“读百部爱国故事书”,“唱百首革命歌曲”,“观百部爱国优秀影视片”,“赏百首爱国诗词”等,借五彩缤纷的镜头银屏和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文字旋律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2、结合清明节、“五四”、“七一”、国庆节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如凭吊先烈、远足寻根、文艺演出、歌咏比赛、入团宣誓、书画展、征文等。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学生耳濡目染,动心动情。3、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革命故居、历史遗迹、中外合资企业、访问老红军老将军;还可邀请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同志来校作乡情和形势报告;开展一些爱国实践活动,如“我为残疾人事业献爱心”,“我与灾区小朋友心连心”“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等。这引起贴近现实的活动更富真情实感。四、按需施教法。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边际效应”,即一个东西的价值与它满足需要的程度成正比。用通俗的话来说即: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好。如运用于爱国主义教育中,也就是说,教育如能触及学生内心世界最敏感迷惑最需要答案的部位,所留下的痕迹是最深的,在情感上所产生的磁化效应也最强烈。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返回首页】【收藏本文到IE】【中教论坛】【关闭】

关于爱国主义情怀的论文(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课

社会调查报告书

题目姓名

专业

班级

***大学“概论”教研室

社会调查方案

一、选题背景

2009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

回想去年2008,是一个喜庆之年,也是一个多事之年。

2008,考验大多中国人的爱国之心,特别是作为80后的青年,网上争议尤其之大,议论纷纷,很多社会媒体也对此关注不已。爱国主义更加成为很多人热论的话题。

二、调查目的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则是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斗志。大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明确的爱国意识、自觉的爱国行为,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和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方式简单、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对于许多学校来说,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注重于弘扬民族精神,而激发学生民族斗志,恰恰是爱国主义教育中被忽视了的内容。所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切实加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激发民族斗志这两方面的教育。经过小组商议后,就将调查目的确定为“调查爱国主义在当代学生中是否普遍,以及程度如何(体现度与关注度如何),怎么样的教育才能使爱国主义深入人心等”。小组就围绕此目的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三、调查内容

08年中国发生这么多事件映射的都与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关,而今年又是建国60周年。因而,我们小组决定朝着一个与爱国主义有关的方向,将爱国主义普及程度作为我们调查的主要内容,并且把对象确定为颇受争议的80后,90后。具体落实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一部分的访问调查,从而初步了解现阶段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普及程度,以及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度。

四、调查程序和方法

确定了目的与方向后,小组开始着手策划。

由于层次不一致性(教育程度不一致),我们决定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查:第一类是浙江中医药大学一本类,第二类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三本),第三类是普高(杭州第二高级中学),第四类是技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鉴于小学生的自主能力比较弱,大多意识与观念尚未成熟,所以不在调查范围之内。我们采取随机采访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

第一次调查2009年5月13号到5月15号,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第二次调查2009年5月18号到5月21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次调查2009年5月27号,杭州第二高级中学

第四次调查:2009年6月4号到6月7号,浙江中医药大学

关于爱国主义情怀的调查调查报告

一、调查结果分析

能够接受的爱国主义

教育方式(%)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第二高级中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网络,电视等媒体80.083.370.066.7阅读书籍,报刊等46.733.353.356.7社区,学校等的宣传26.740.046.726.7家庭教育33.340.030.023.3红色旅游路线26.76.723.336.7

在这个表格中,体现了我们所调查的所有学生针对他们而言最好的受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的一个调查显示,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第一个选项“网络,电视等媒体”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这个也很直接地告诉那些教育机构,当代学生更能吸收和很好地接受的是那些多媒体的丰富的形式的教育,而不是那些说教式的教育。而这些,更能让同学主动愿意去学习。同时,书籍报刊这些走入千家万户的平面媒体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在调查间隙的聊谈中我们也得知,其实当一份报纸大篇幅地报道一件大事,或者当一面鲜红的国旗在报纸版面中出现,他们会更加重视并且有一种对国家的感情会油然而生。与此同时,学校、社区、家庭的教育也许是一项更为长久的工程,这更需要老师、社区工作者、家庭成员在言谈举止间对于学生的一种正面的影响,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意思吧。至于最后一个选项“红色旅游路线的开辟”为什么不被大家认同,我们也在反思,最后我们认为,这和高中生学业紧张没有时间去与大学生游览此类旅游景点意识淡薄有关,如果社会宣传力度加大、家庭积极支持,相信这是一种更好的有实践的受教育形式。

在问卷第7题的排序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