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言警句素材
导航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2020-12

篇一:《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

新时期的爱国精神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后有感

2012年10月27日在棠下镇组织办的组织带领下,我们棠下镇村官来到了棠下镇周郡村参观著名的周恩来纪念馆。来到周恩来纪念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名言,顿时令我热血沸腾。在此次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中,我们观看了周来系列纪念片,许多周恩来在不同时期的照片阅读了周恩来不同时期和为国家、人民留下的许多名言。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可以说,没有他也就没有我们新中国、更加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通过这次周恩来纪念馆的参观学习,我们从周恩来总理的身上可以发展诸多优秀的品质。1、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这是他毕生奋斗的力量源泉。2、周恩来同志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周恩来同志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3、周恩来同志始终顾全大局、光明磊落,集中表现为他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周恩来同志深知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始终顾全大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4、周恩来同志始终实事求是、严谨细致,集中表现为他求真务实的精神。5、周恩来同志始终虚怀若谷、戒骄戒躁,集中表现为他谦虚谨慎的精神。6、周恩来同志始终严以律己、廉洁奉公,集中表现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21世纪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期,我们要把周恩来总理的为国家人民付出毕生心血、鞠躬尽瘁的精神发扬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去。现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与纷繁复杂的国内种种矛盾,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秉承他们的遗志;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篇二:《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四月十四日下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

周总理在中国历史和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4他伟大的人格、光辉的形象将永远深深的印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他的一生追求与奋斗,都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为了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高不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我想这正是对敬爱的周总理的客观评价,准确的概括了周总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炮火中,总理沉着冷静,指挥作战,为抗战胜利增添了有力的保证;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环境下,总理担起重任,积极指导国家建设;在文化大革命全国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总理力挽狂澜,激励稳定国家局势,安定人民生活;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上,总理率先打开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总理为祖国付出了太多太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中还惦记着祖国,希望中国的明天能够富强,人民能够幸福。

在纪念馆中,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周总理说过的那句话: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令我感动,久久不能忘怀,是啊,总理心中永远想着人民,他为了人民付出了一切。

周总理虽然不在我们的身边,可是恩来精神却永远长存,恩来精神的核心在于:公正无私、胸怀坦荡、坚守朴实、追求崇高,我们只有充分理解才能真正感悟恩来精神,才能传承并发扬恩来精神!恩来精神激励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学习,学业有成。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认真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里面的学习,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自学能力,不能单纯的依靠老师教学,而是要自己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思维是朵美丽的花,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自主的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人的思维活动是丰富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思考问题,还要提高辨析问题的能力。应用辨析能力时需要分析问题的本质,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要考虑到解决矛盾的关键,要想到为什么和怎么办,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矛盾。决策的时候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够冲动和意气用事,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明智的决策。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还有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丰富我们的课外时间,提高我们的口语与交际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我们热情开朗的性格。参加活动重要的不是最后的获奖情况,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是使自己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参加活动中,我们同时也能够了解举办活动的流程与组织,提高自己对活动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以周总理为榜样,以恩来精神鼓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篇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

淮阴区徐溜镇中心小学三(3)班胡欢欢

星期四那天早上,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参观。看到纪念馆里陈列的珍贵文物,让人更加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特别是周总理写信给淮安县委制止维修故居这件事,更是让我们感到周总理的高风亮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许多人默默地凝视,思绪万千,他们说:周恩来总理呕心沥血一生,身后连骨灰都不保留,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驻我们心中。周总理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使大家的心灵深处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是一位中华伟人的光辉写照,他为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周总理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事迹将永垂史册。我们要继承周总理的遗志,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树立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我们随着人流走进纪念馆大门,只见大堂左右悬挂着两幅大照片,左边是周总理与新会农民专家促膝夜谈的图片。我看了看这幅照片,我发现,周恩来总理坐的只是普通的木櫈,而那位农民土专家周汉华坐的是有靠的木椅,为什么周总理不坐那张有靠背的木椅呢?因为周总理时刻关心劳动人民,尊重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这是一位多么平易近人的好总理啊!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人民永远怀念您!

篇四:《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2012年10月23日下午12点50,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政治组组织一批学生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

纪念馆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八大精神:

1.积极进取精神。2、刻苦好学精神。

3、甘当公仆精神。4、团结协作精神。

5、求真务实精神。6、勇于创新精神。

7、严于自律精神。8、无私奉献精神。{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看到纪念馆里陈列的珍贵文物,让人更加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高风亮节。周总理呕心沥血一生,身后连骨灰都不保留,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驻我们心中。总理一直重视民族工业,当他当上总理后才,乘坐的是红旗牌轿车,带的是

国产手表,可见总理的良苦用心。{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当看到周总理逝世的照片时,我的眼泪已在眼眶里打转。

周总理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使大家的心灵深处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位中华伟人的光辉写照,他的自强不息为中华儿女树立了光辉的好榜样。

周总理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是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事迹将永垂史册。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这是总理的祖居。{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我觉得这次活动让我懂得很多,周总理太简朴了,参观一次周总理纪念馆我认为是心灵的一次净化,思想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向周总理学习,以周总理为榜样,认真学习恩来精神,将恩来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去。以恩来精神鼓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敬爱的周总理,您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五:《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淮安市淮阴区韩桥小学六(2)班赵浩

如果你要问我最崇拜谁,我会骄傲的告诉你,我最崇拜周恩来总理。我一直希望能到总理的纪念馆去参观。一天,爸爸高兴的对我说:“浩子,爸爸明天带你去周恩来纪念馆去怎么样啊?”“真的?”我兴奋的跳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一向爱睡懒觉的我早早的就起了床,简单收拾收拾就和爸爸一起出发了。到了周恩来纪念馆,我看到了很多关于周恩来总理的物品。最引起我的兴趣的是那一张张照片,这照片不是周恩来总理一生生活的全部,没有记载下他全部的功业。这些照片主要讲了:周恩来总理出生于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江苏省淮安县城一户人家,但是,他出生时的生活并不好,而是度过了无数的艰苦生活。贫穷的生活,更激发了周恩来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精神。他省吃俭用、刻苦勤奋、品学兼优,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敬重。当时的环境还比较恶劣,为了解救祖国,他毅然投身革命。他聪明机智,和蔼可亲,“他是一个罕有的受人爱戴的人,他赢得了他的朋友和敌人的尊敬”。长时间的劳累最终引发了癌症,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据资料介绍:从一月八日(他逝世的日子)至一月十五日(他的葬礼举行的日子),几乎所有国家中所有重要的人物,都对他的逝世发表了悲痛的声明或谈话;许多国家还下半旗志哀,联合国旗也降半旗,同时没有升起联合国会员国的国旗。全世界都在为他哀歌。

看了这些照片,我被深深的感动和激励着,我们现在的条件比周恩来当时的生活、学习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他们勇敢拼搏、浴血奋战换来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更好的利用。我们应该知道,知道周恩来的一切。把他光辉的品德、崇高的精神记下来,传下去,把他的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保存下来,为我们的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他这样的人物而自豪。

指导老师:王作高

篇六:《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有感

王莉花

2012年5月4日,我们赶赴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淮安,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地党性教育,更加钦佩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由读书房间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间朝南房屋。他的过继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居住在“蝴蝶厅”。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周恩来生前一直反对整修故居,曾多次叮咛赴京的中共淮安县委负责人:“要把我住过的房子拆掉”。他逝世后,中共淮安县委根据淮安人民深切思念的愿望,并经有关方面批准,这才对故居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基本保持原貌。

现在的周恩来故居共32间房,占地约1187平方米。故居院内辟有周恩来生平史料展览室,陈列分五个专题:周恩来童年;周恩来家世;周恩来与故乡;瞻仰故居缅怀总理;书画寄深情。三个展室共展出有关周恩来的资料、照片、文物、书画等一百多件。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它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看到纪念馆里陈列的珍贵文物,让人更加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特别是周总理写信给淮安县委制止维修故居这件事,更是让我们感到周总理的高风亮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许多人默默地凝视,思绪万千,他们说:周恩来总理呕心沥血一生,身后连骨灰都不保留,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驻我们心中。周总理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使大家的心灵深处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是一位中华伟人的光辉写照,他为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周总理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事迹将永垂史册。我们要继承周总理的遗志,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树立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和爱国热情。我们应以一代伟人为榜样和典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华民族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为党旗添光增辉。通过这次活动,使我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净化,有了不少的收获,认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激励我要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为计量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2-05-08

篇七:《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及其故居有感》

缅怀英雄,扬帆远航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及其故居有感

2014年4月19日,县教育局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组织部分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赴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及周恩来故居参观,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当日,天气阴沉,甚至夹杂着零星的小雨,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兴奋之情,站在纪念馆面前,我们的内心心潮澎湃!

纪念馆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人民的好总理!

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关于周总理的珍贵文物,让人更加怀念、敬爱这位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好总理!周总理生前把心血倾注在为人民服务上,死后把骨灰抛洒在中国大地上,无论生死,他关心的始终是国家和人民!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周总理曾经乘坐过的红旗牌轿车,带过的手表,“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瞻仰遗物,无限感伤„„

下午,我们来到了周恩来故居,看到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见那句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斗不息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更是感动不已,泪眼朦胧。少年大志,胸怀天下,他注定是人中龙凤!庭院古朴洁净,正是总理勤俭朴素的一生的印证。院中榆杨高

柳,是总理正气长存,与天同在!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在纪念馆和故居的前面,许多人默默地凝视,思绪万千,心灵深处无不产生强烈的震撼。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是周总理一生的光辉写照,他为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如今,周总理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事迹将永垂史册!

作为一名积极分子,我会努力继承和发扬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一代伟人为榜样和典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华民族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而努力,而奉献。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高举党旗,扬帆远航!

斯人已去,正气长存,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篇八:《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题目参观周恩来纪念馆体会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心得体会

10月21日,我们组织一同参观周总理纪念馆,此时大家的心情非常兴奋。我们将要去瞻仰周总理,他是我们人生当中值得敬佩的人,一个真正为民、为国捐躯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人的楷模!参观中,看着那一页页的真实记录,我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时间虽短但是感触很深。下面是我这一天的心得体会。

一、周总理生平简介与事迹

走进纪念馆我们便可以看到周总理的塑像,接下来便是一些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的介绍,这些生动的介绍让我们又有了深一步的了解。周恩来1898年3月5日出生,字翔宇。生于江苏淮安、原籍浙江绍兴。1913年进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17年留学日本,1920年至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等重要领导职位。“位高不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准确的概括了周总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炮火中,总理沉着冷静,指挥作战,为抗战胜利增添了有力的保证;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环境下,总理担起重任,积极指导国家建设;在文化大革命全国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总理力挽狂澜,激励稳定国家局势,安定人民生活;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上,总理率先打开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总理为祖国付出了太多太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中还惦记着祖国,希望中国的明天能够富强,人民能够幸福。周总理在中国历史和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一生追求与奋斗,都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为了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伟大的人格、光辉的形象将永远深深的印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