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言警句素材
导航

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2020-12

篇一:《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

新时期的爱国精神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后有感

2012年10月27日在棠下镇组织办的组织带领下,我们棠下镇村官来到了棠下镇周郡村参观著名的周恩来纪念馆。来到周恩来纪念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名言,顿时令我热血沸腾。在此次一个多小时的参观中,我们观看了周来系列纪念片,许多周恩来在不同时期的照片阅读了周恩来不同时期和为国家、人民留下的许多名言。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可以说,没有他也就没有我们新中国、更加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通过这次周恩来纪念馆的参观学习,我们从周恩来总理的身上可以发展诸多优秀的品质。1、周恩来同志始终信仰坚定、理想崇高,集中表现为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这是他毕生奋斗的力量源泉。2、周恩来同志始终热爱人民、勤政为民,集中表现为他甘当人民公仆的精神。周恩来同志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3、周恩来同志始终顾全大局、光明磊落,集中表现为他高度珍视和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精神。周恩来同志深知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始终顾全大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4、周恩来同志始终实事求是、严谨细致,集中表现为他求真务实的精神。5、周恩来同志始终虚怀若谷、戒骄戒躁,集中表现为他谦虚谨慎的精神。6、周恩来同志始终严以律己、廉洁奉公,集中表现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21世纪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新时期,我们要把周恩来总理的为国家人民付出毕生心血、鞠躬尽瘁的精神发扬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中去。现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与纷繁复杂的国内种种矛盾,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秉承他们的遗志;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篇二:《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四月十四日下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

周总理在中国历史和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4他伟大的人格、光辉的形象将永远深深的印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他的一生追求与奋斗,都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为了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位高不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我想这正是对敬爱的周总理的客观评价,准确的概括了周总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抗日战争的硝烟炮火中,总理沉着冷静,指挥作战,为抗战胜利增添了有力的保证;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环境下,总理担起重任,积极指导国家建设;在文化大革命全国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总理力挽狂澜,激励稳定国家局势,安定人民生活;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上,总理率先打开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总理为祖国付出了太多太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中还惦记着祖国,希望中国的明天能够富强,人民能够幸福。

在纪念馆中,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周总理说过的那句话: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只有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令我感动,久久不能忘怀,是啊,总理心中永远想着人民,他为了人民付出了一切。

周总理虽然不在我们的身边,可是恩来精神却永远长存,恩来精神的核心在于:公正无私、胸怀坦荡、坚守朴实、追求崇高,我们只有充分理解才能真正感悟恩来精神,才能传承并发扬恩来精神!恩来精神激励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学习,学业有成。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认真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里面的学习,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自学能力,不能单纯的依靠老师教学,而是要自己去阅读大量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思维是朵美丽的花,在大学里我们需要自主的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辨析决策能力。人的思维活动是丰富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思考问题,还要提高辨析问题的能力。应用辨析能力时需要分析问题的本质,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要考虑到解决矛盾的关键,要想到为什么和怎么办,采取有效地措施解决矛盾。决策的时候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够冲动和意气用事,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明智的决策。

作为学生,实践恩来精神,我们要做的还有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丰富我们的课外时间,提高我们的口语与交际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我们热情开朗的性格。参加活动重要的不是最后的获奖情况,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是使自己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参加活动中,我们同时也能够了解举办活动的流程与组织,提高自己对活动的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以周总理为榜样,以恩来精神鼓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篇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

淮阴区徐溜镇中心小学三(3)班胡欢欢

星期四那天早上,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参观。看到纪念馆里陈列的珍贵文物,让人更加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特别是周总理写信给淮安县委制止维修故居这件事,更是让我们感到周总理的高风亮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更加激发了大家的爱国主义热情。许多人默默地凝视,思绪万千,他们说:周恩来总理呕心沥血一生,身后连骨灰都不保留,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驻我们心中。周总理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使大家的心灵深处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这是一位中华伟人的光辉写照,他为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周总理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事迹将永垂史册。我们要继承周总理的遗志,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树立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我们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我们随着人流走进纪念馆大门,只见大堂左右悬挂着两幅大照片,左边是周总理与新会农民专家促膝夜谈的图片。我看了看这幅照片,我发现,周恩来总理坐的只是普通的木櫈,而那位农民土专家周汉华坐的是有靠的木椅,为什么周总理不坐那张有靠背的木椅呢?因为周总理时刻关心劳动人民,尊重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这是一位多么平易近人的好总理啊!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人民永远怀念您!

篇四:《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2012年10月23日下午12点50,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政治组组织一批学生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和周恩来故居。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瞻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

纪念馆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的八大精神:

1.积极进取精神。2、刻苦好学精神。

3、甘当公仆精神。4、团结协作精神。

5、求真务实精神。6、勇于创新精神。

7、严于自律精神。8、无私奉献精神。

看到纪念馆里陈列的珍贵文物,让人更加怀念敬爱的周总理的高风亮节。周总理呕心沥血一生,身后连骨灰都不保留,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驻我们心中。总理一直重视民族工业,当他当上总理后才,乘坐的是红旗牌轿车,带的是

国产手表,可见总理的良苦用心。

当看到周总理逝世的照片时,我的眼泪已在眼眶里打转。

周总理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先,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使大家的心灵深处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位中华伟人的光辉写照,他的自强不息为中华儿女树立了光辉的好榜样。

周总理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是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事迹将永垂史册。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是总理的祖居。

我觉得这次活动让我懂得很多,周总理太简朴了,参观一次周总理纪念馆我认为是心灵的一次净化,思想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向周总理学习,以周总理为榜样,认真学习恩来精神,将恩来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去。以恩来精神鼓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敬爱的周总理,您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五:《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观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参

4.28号,阳光明媚,老师带我们来到位于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路上同学们抱着激动兴奋心情,大家一直都把周总理作为心中的偶像,这次的旅行也算是完成了大家儿时的梦想!

刚到纪念馆的时候,大家秩序井然的等待导游的到来。带我们的导游是一位漂亮的美女。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主馆,开始了参观的第一步„„

据导游介绍:1992年1月,周恩来纪念馆在此落成。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主馆面积1918平方米,附馆面积1347平方米。从我站的角度看,整个纪念馆真的非常大,一定给来的游客很深的印象。纪念馆主馆包括基台,高达26米。外形既像过去江淮平原上提水灌溉的古老的牛车棚,又像苏北大运河边常见的待渡亭。不过这是一个放大版的。牛车棚寓意周恩来一生是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待渡亭使人想起当年12岁的周恩来正是从这里登舟北上的,仿佛故乡的人们还在这座待渡亭中等待他的归来。不得不佩服那个设计者,每个东西都有它所要表达的意义。整个馆的概念真的很棒!{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主馆的正门在南侧,是按照淮安本地民居的独特风格设计的。门楣上“周恩来纪念馆”几个大字金光闪闪,是邓小平的题字。主馆有三层楼。每层楼摆放着不同的东西。我们从正面登上51级台阶,就直接到了二楼。51级台阶寓意周恩来51岁时开始担任新中国国务院总理。大厅正中安放着周总理汉白玉坐姿塑像,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周恩来坐姿塑像,连基座共高4点7米。只见我们的总理正左手抚膝,右手握卷,亲切自然地端坐在一块岩石上,目光炯炯地凝视着远方,仿佛正思索着祖国与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大厅四周的墙壁呈清白二色,象征着周总理一生清白无瑕、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

大家认真的听着导游的讲解,好像各各都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的气氛一样!顿时,严肃的表情代替了大家脸上的嬉笑!同学们对周总理肃然起敬。

走着,走着,出现了“人”字形的两层附馆,向主馆成拱卫之势。附馆与主馆之间有一座牌楼,从高处俯视,附馆与牌楼正好组成“八一”图案,寓意周恩来成功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这要不是导游的细心介绍还真看不出来。附馆北面的一个小广场中间,有一尊周恩来青铜像矗立着。再向北,就是周恩来遗物陈列馆———一组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园的四合院建筑。

参观玩了主馆,接着是附馆,附馆主要是周恩来办公的地方,卧室,接待贵宾的会客室,以及休闲室。所有场所里的设施都非常简陋。当时的周总理有条件让自己住的更好,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把无限的时间用在为人民服务上了。周恩来的一生,没留下财产,没留下子女,他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他却又把什么都留下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全党楷模当之无愧。

我们还看到了周总理当年开的红旗轿车,同样以他的地位,可以开更好的,他却选择支持国产。同学们纷纷上去和它留念拍照,感觉像要抓住和周总理有关的每一个东西一样!{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半天的行程冲忙又充实。这次的参观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虽然离去多年,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懈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周总理的一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101班0703101123沙莎

二0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篇六:《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有感

敬爱的党组织:

今天在学生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周恩来祖居,祖居内的一幕幕使我感慨万千。

周恩来祖居“百岁堂”位于今绍兴劳动路,旧称宝祐桥河沿,掇木桥头。祖居是一座坐北朝南,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瓦房。祖居台门上方“周恩来祖居”五个大字为陈云同志所写。祖居原名“锡养堂”,因周恩来祖上曾有一位王氏寿至百岁,浙江巡抚授“百岁寿母”匾额而改名为“百岁堂”。

周恩来祖居共三进,每进之间有天井相隔,两侧有石走廊相通,整体结构规整,风貌庄重古朴,具有浓厚的绍兴地方特色。由于年久失修,百岁堂曾有过损毁。1949年后,政府和老百姓曾多次要求修缮整理,均被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所劝阻。50年代末小作修缮后,根据周恩来的要求将祖居交给国家使用。80年代,当地政府才对百岁堂作了全面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1998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再次进行了整修,并扩建了周恩来纪念馆,以后又有了周恩来纪念广场等。{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段记录周恩来总理住院期间的数据了。在短短的二十几天时间里,周恩来总理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有数十天是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的,剩下的天数也都是要工作十二小时以上的!我真的是震撼了!一天才24小时,敬爱的周总理本来是到医院治病的,作为病人,就是应该好好休息,而总理

不仅没有好好休息治病,反而是超负荷的工作!因为他没有一刻想到自己,他的身体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才累倒的呀!而我呢,有时作业多一点,我就叫苦叫累;有时身体一有点不舒服,我就放下学习要求休息;而且总是只想到自己,很少去为别人着想.....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举国哀悼,连位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也为此降了半旗。而自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联合国从来没有为谁降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公平。很多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广场上向联合国发出了言辞激烈的质问。为此身为联合国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作出了如下的讲话,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讲完这番话,他转身扫视了一下广场,尔后返回秘书处大楼,这时广场上先是鸦雀无声,接着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魅力,他不光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为之学习的楷模。

伟人之伟大,不在于身居高位,而在于心系民族、情系百姓;周总理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民族情怀,正是最好的写照,他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

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重大胜利几乎都浸透着他的心血。他以严谨自律的品格,实现共产党员价值的升华。周总理一生如此,终生改造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高风亮节,永做人民的公仆。毛主席为周总理手书的“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是对周总理的最好也是最全面的评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以周总理为榜样,以恩来精神鼓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充分锻炼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争取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数控分院第三学生党支部相柯

09计辅

篇七:《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有感》{周恩来纪念馆观后感500字}.

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有感

王莉花

2012年5月4日,我们赶赴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淮安,参观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地党性教育,更加钦佩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由读书房间向西跨过一道方形腰门,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间朝南房屋。他的过继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居住在“蝴蝶厅”。1910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周恩来生前一直反对整修故居,曾多次叮咛赴京的中共淮安县委负责人:“要把我住过的房子拆掉”。他逝世后,中共淮安县委根据淮安人民深切思念的愿望,并经有关方面批准,这才对故居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基本保持原貌。

现在的周恩来故居共32间房,占地约1187平方米。故居院内辟有周恩来生平史料展览室,陈列分五个专题:周恩来童年;周恩来家世;周恩来与故乡;瞻仰故居缅怀总理;书画寄深情。三个展室共展出有关周恩来的资料、照片、文物、书画等一百多件。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它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