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游记
导航

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

2020-12

【篇一】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

屠 谖

    指导思想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设想 

抓住课文中的两大要点加以深挖,突出重点,旁及其余: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入。此事颇不可思议,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一: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选几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况等。)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以此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三、研讨学习本课要点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导入:我们已深入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却仍与他“对面不相识”,他的相貌如何?文中如何加以刻画?(出示贝多芬画像) 

2.要求学生:跳读全文,勾画关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外表的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教师:概括描写人物外貌的要旨:要以形传神,忌点点俱到,忌“脸谱化”。 

3.实践:三分钟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教师点拨写法得失。) 

四、归结全文 

1.小组讨论:站在“客人”的角度谈谈此次访问的收获。选派代表概括小组学习成果。 

2.再次聆听《命运交响曲》,深切感悟。 

五、拓展 

1.听贝多芬名曲,提高艺术素养。 

2.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教师精选篇章)。

 

老作

  【篇二】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读书交流会设计及反思

读书交流会设计及反思

——吴振华

课题:读书交流会

目的: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读书习惯,开拓文学眼界,在阅读

中积累,提高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前两周(如非出课应用一月时间)布置阅读四

本名著——《童年》、《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

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2、将全班依据人数分为每四人一小组,小组中每

名组员阅读一本书,每组都阅读上述1中的四本书。

3、每名组员都要做阅读记录(记录中的每一项下

都要留够足够的空白,以备填充),一式四份。

教学流程:一、宣布交流会开始。

二、进行第一环节:小组交流。

目的:交流读书心得,评选读书之星。

方法:每名组员说本人所读书的阅读记录,组

长组织,依序进行,听不懂的地方可向

说者询问。全组说完后进行组内评比,

评出本组本次读书之星,此名学生即为

个人展示的展示者。

三、进行第二环节:个人展示。

目的:倾听借鉴,加深理解。

方法:各组评选出的读书之星,以自由上讲台

的方式上台展示本人阅读所得(依据阅

读记录),台下同学进行倾听、对阅读

记录进行补白(在阅读记录的留白处)。

重点记录读不明白的地方(为下一周的

读书释疑讨论会做准备)。

四、进行第三环节:简谈收获。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

目的:检查实效,加深记忆。

方法:任意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师总结。

目的:提出建议,鼓励先进。

方法:针对读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同时对本次读书过程中的优秀学生进

行表扬。

六、布置下一周的释疑讨论会。

内容:针对本次交流会中自己不懂的地方和补

白到阅读记录中的不明白的地方进行

串换阅读、重点阅读,准备一周后的释

疑讨论会。

附:阅读记录

教学反思

经过出课前的几次实践操作此课型的流程自我感觉还是比较顺畅、合理的;同时整个读书过程操作下来还是较有实效的,能够达到此类课型的目的的(目的见一页)。但单就本节课来说,还是有一定欠缺的:

一是课下阅读的时间少,导致读书的收获不是很多,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实际操作应依据读书内容深浅、书的字数、学生阅读能力确定阅读时间)

二是学生情绪过于紧张,教师没有很好的为其缓解,导致交流语速过快。同时教师亦担心完不成教学环节,压缩了小组交流时间。此两种因素导致听的学生听不很明白,记不很充分,以至于第三环节——简谈收获环节几乎流产,实质为个别学生收获甚少,也就是本节课实效性较差。(实际操作如非此特殊场合,实效性应较好,但教师亦应自觉加强、提高自身调控课堂气氛的能力。)

实际运作建议

1、布置阅读任务时加强诱惑性指导,使生带着一种向往去主动读书。

2、小组交流时一定要求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而不是生硬的去念阅读记录,尽量达到依据记录去聊书,才能产生真正的交流,才能在真正的交流中收获。

3、个人展示环节,台下学生一定要做好阅读记录的再填充,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再次进行深入阅读,才能保证一周后的释疑讨论会落到实处。

3、一定要做好一周后的释疑讨论会,通过讨论交流、释疑解惑才能使本节课的读书交流进一步深化,彻底成为学生的真实收获。

吴振华

【篇三】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中考简答题集锦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

一、作者简介: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早年作品有《木桶的故事》、《书籍与战争》、《圣灵的机械作用》。他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流派的创始人。晚年作品对英国统治集团的腐败政治和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都有严厉的斥责和无情的揭露。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

二、主要情节: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三、内容理解

1、《格列佛游记》以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作品融现实和幻想于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

2、小说通过在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3、《宫廷游戏》中说:“我”(格列佛)的博得了臣的欢心,军队和人民也普遍地喜欢我。男孩子和女孩子在我的头发里捉迷藏。我最高兴看的是绳上跳舞。

4、只有那些才来表演上跳舞)这种技艺。

5、在绳上跳舞比赛中,跳得最高的是财政大臣、第二名是内务大臣颛沙。

6、在棍技表演中,谁表演的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他一根线,第二名赏赐红丝线,第三名赏赐绿丝线;这三色丝线分别影射英国的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7、《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用的办法选拔官员。

8、格列佛是以随船医生的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

9、《格列佛游记》中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分为高跟党,低跟党两个派别。

10、小人国中人们的身高大约是15厘米。

11、列举情节

(一)小人国

1.宫廷游戏——

1

第一种是绳上跳舞,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谁跳得高,而且不跌下,就担任重要官职。第二种是棍技表演,朝廷官员时常于重大节日奉命在皇帝、皇后和首相面前表演,按照跳棍技术的高低获得不同颜色的丝线。

2.两派相争——朝廷里充斥阴谋诡计、倾轧纷争。穿高跟鞋的一派和穿低跟鞋的一派互相攻击,势不两立。

(二)大人国格列佛被当作小玩意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三)飞岛国

1.语言的妙用——科罗拉多科学院的设计家们提出废除口语、以物示意,遭到妇女和俗人、文盲联合起来的反对。作者巧妙地用反语进行讽刺,批评了英国殖民统治政策。

2.科学发明——在科罗拉多科学院里,设计家们在研究如何从黄瓜中提取阳光取暖,把粪便还原为食物,繁殖无毛的锦羊,软化大理石等课题。

(四)慧骃国(马国)在这个国度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智马,供智马驱使的是一种类似人形的畜类耶胡,耶胡生性淫荡、贪婪、好斗。

1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答:一种游戏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棍技表演。表演的是那些正在候补朝廷中的重要官职和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

13、小说作者向读者详细介绍小人国的游戏,有什么用意?

答:小人国用游戏的办法来选拔官员,令人感到荒唐可笑。作者正是以讽刺的笔调,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那些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说明他们全是奸佞献媚的小人。

14、《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答:小说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航海中遇难而流落到四个幻想中的国家,在那些国家的所见所闻;或:小说描述了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处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惊险而有趣的奇遇。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

15、请你用简短而有创意的话评点《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不超过20字)答:想象丰富;情节离奇;虚实对比;讽刺辛辣。

16、“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答: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二是国外强敌入侵。

17、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历了哪些险阻?请至少举出两例。

2

答:①两只老鼠爬上床,与老鼠格斗;②一只比牛大三倍的小花猫,使格列佛大吃一惊;③农夫把格列佛带到集市,强迫他做各种姿势赚钱。

18、智马国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主题是什么?

答:要不要野胡从地面上消灭干净。

19、智马的品德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贤明、团结、爱国、无畏、友爱、仁慈。

20、你能说出《格列佛游记》各卷讽刺的内容吗?

答:第一卷: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第二卷: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化败坏和不合理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抨击。第三卷:对科学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倾向无情的嘲笑。第四卷:通过“耶胡”和慧骃的对比批判英国的统治集团的罪恶和社会恶习。

21、你欣赏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

答:欣赏。因为它喜欢冒险,聪明机智,有胆识;爱国,知恩图报;为人坦率,有君子之风;做事坚决果断、见机行事.

22、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普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

答: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两国之间经常交战,这次由于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那个小人国的战船都拉回了利立普特国,利立普特国未发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所以格列佛就成了英雄。

23、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

答:格列佛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甚至对救他于危难的船长都憎恨鄙视。这启示我们:人要谦虚,要学会感恩。格列佛聪明、有胆识,面对困难从不畏惧;这启示我们:聪明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善于运用聪明战胜各种困难。

3

【篇四】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读书交流会经验交流

读书交流会经验交流

管文晶

说实话今天戴老师安排我做这个发言我是很惭愧的,因为阅读这方面我一直做的不够好,比如现在的读报课,把报纸发下去就让学生自由看然后做做读书笔记,只是偶有指点,忙起来的时候很多期报纸我自己都没看。当初跟着戴老师时学到了不少促进学生阅读的方法,但因为自己的执行力不够,有些就半途而废了。今天只能尽可能回忆整理一下当时我们举行读书交流会的各种方式,如有遗漏、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是阅读课内名著,第二是文学类课外书推荐,第三是读报或杂志。

课内名著学生普遍不喜欢看,但考试要考,怎么能让学生读完呢?我们当时主要采取了五种方式:1、每个小组先选出一个阅读组长监督组员读书,利用中午时间让学生阅读并直接在书上做批注,阅读组长每天检查,老师每天任意抽查两组,一周正好检查完十个小组,写得好的同学加阅读学分和小组分,完成不好的同学点名批评并扣小组分,这样组长就会很尽职地督促组员了。2、看完整本书后要求写读后感,专门用一节课让小作者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并张贴出来。3、举行阅读交流会,交流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选答题,老师事先准备好题目,要求:每组组长选一题,给予5分钟时间小组合作讨论答案,答案要求记录在本子上;答对者可加2分,补充者加1分;如果不认真倾听而讲话的小组将扣1分。第二部分是小组互问难题,小组事先准备好题目和答案,要求:相互提问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提问,回答的小组有2次答题机会,超过2次,别的小组可以抢答;回答结束后提问小组公布答案。如果答案都不正确,提问小组加1分,如果老师觉得问题太偏,回答小组无法回答,提问小组扣1分,如果答案回答正确,回答小组加1分;声音要洪亮,问题要清楚,如果听不清,做弃权处理,一次扣1分。4、举行知识竞赛,我记得当时看完《水浒传》之后举办了知识竞赛,气氛超级热烈,竞赛规则如下:必答题: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每组有三次机会(3次都不能回答出来扣1分);当该组失去这三次机会时,其他组可抢答,答对得1分。抢答题:抢到组只有一次答题机会,答对得1分,答错扣1分。互答题:每组讨论准备2个问题(最好有一定难度);相邻的两组交换回答,回答不出的出题小组得1分,回答正确的回答小组得1分。注:故意扰乱、误导其他组答题者该小组扣1分。5、故事情节接龙,比如《童年》《格列佛游记》《海底两万里》《水浒传》等故事情节较强的都可以,每组推荐一个学生依次接龙,故事情节不能重复,接不上者坐下,最后剩下的3个小组分别加5分、4分、3分,这样不仅可以检查学生读书的效果,而且富有趣味性,让那些没认真看书的同学也能借

此机会熟悉书的经典情节。

文学类课外书推荐这是学生最乐于做的,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都不同,这种方式最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规定是每个小组每人每月推荐一本书,组内互相交换读,读完后共同推荐出最受欢迎的,做一张推荐卡,推荐卡的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内容简介及推荐理由,在读书交流会的时候向全班推荐。当然老师也能向学生同时推荐几本,小组共同买其中的一本,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件分享读书心得。记得当时有同学推荐了田维的《花田半亩》,迎得了较大的反响。

阅读报纸我教的这届初一学生很喜欢,我们订的是新课程报语文导刊校园作家版,里面的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每次一发报纸学生就很高兴,连平时最不爱看书的学生也会静静地看,遗憾的是没有点评,不过也正因为没有点评,每期我都会让学生任选一篇写读书笔记(如果有点评的他们就会去抄了),然后利用早读课的时候背好句,我试过几次效果不是很好,一部分学生一看就是装样子的,B班的学生课内的都背不好让他们背课外的太难了,而且背书是他们最痛恨最不积极的,所以就没再继续下去,不过后来我也想了一个补救的办法——举行美句背诵比赛,类似接龙的游戏,坚持到最后的同学获得奖励,A班的可以尝试一下。

阅读杂志这个我没有尝试过,丹丹之前推的《读者》听说效果不错,我找了她其中的一次教学设计。主要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分享阅读成果来开展的。全班同学每人买同一期的《读者》,布置前置作业:每人推荐《读者》内的一篇文章,做批注,并写推荐理由至少两点。合作任务:小组内交流每人推荐的文章,并推选一篇作为小组代表文章,小组二次完善推荐理由,小组安排分工展示任务,分别展示阅读成果。

以上就是我所能想到的读书交流会的形式了,如果在座的老师还有其他的好点子我们一起分享分享吧。

崔丽芳

1推荐书目。班级小书虫从自己或者书店获得的图书信息,及时向班级汇报。这个时候,语文老师要及时把好书籍的质量关,对于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一些书目要及时删除。

2小组交流不同的书;到后来的全班共读一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交流。读书的氛围在不断地升温。现在,是全校进行读书漂流,读书也根据阶段形成了三个年级的梯度阅读,这就极大地保障了学生的阅读量。

3做好积累。有书读了,有了书友了,个性的阅读还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和摘抄。每半个月统计一次,累计到学期

末形成每个学生的阅读量分。

本学期,在摘抄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的积累与诵读结合起来,做到:边摘边读边记边用。

有的老师提倡对书中的人物或者情节进行改写,我还没有这样做过,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尝试一下。

4定期的读书交流。本学期我教的两个班,共读的书是《边城》和《欧也妮葛朗台》,读之前,我进行了阅读指导,学生半个月交流一次,交流之后再持续一周便于没有读完的学生完成阅读,或者有了新的启发的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然后进行班级轮换。

有的老师建议:课外阅读一作业的形式布置,并具体到读多少页,也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阅读提问备好答案,等,是的要保持和延续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必须有制度保证,例如制定诵读计划,及时检验阅读成果等,这一点,我还没有落实到位。使得某些学生的阅读还是流于表面。

5为了把课外阅读炒得更热,我们还可以评选班级阅读之星,每月阅读之星可以与班级读书会上的表现挂钩。另外,还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展示活动:播报新闻、演讲、讲故事、背诵佳句、诵读诗歌、演绎课本剧等等,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分享丰收的喜悦。

【篇五】格列佛游记分享交流会设计《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双小李洁

导读目标:

1.向学生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精彩的片段,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名著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阅读《格列佛游记》,准备教学课件

导读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个月我们读了《格列佛游记》,读完之后你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

交流:

2.你知道其他人是如何评价的?

交流:

出示:

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英国)乔治·奥威尔

指名读、齐读,说说你的理解。

二、走进文本

1.《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到过四个国家,分别是哪些国家?板书:

2.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马国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四则故事内容。

指名交流故事:

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

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库”,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库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库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

格列佛在利立浦特人的心目中是个庞然大物,但一到布罗卜丁奈格,他就象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格列佛被当作小玩艺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后来,国王召见他,他慷慨陈辞,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

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

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三卷:主要描述格列佛在勒皮他(飞岛)等地的遭遇。

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在科学院里,设计家们正在从事研究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在巫人岛上,岛主精通巫术,擅长招魂,他们博览古今,发现历史真相被权贵歪曲,娼妓般的作家在哄骗人世。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奈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德布鲁格”。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四卷:慧骃国(马国)游记。

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骃国”。这儿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骃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

在“慧骃马”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三、阅读方法

1.你认为阅读小说名著,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内容

(表现怎样的主题)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

(思想性)结合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风貌

结合作品中主人公的言行、品质等结合作品中的故事

形式

(艺术特色)艺术手法————象征、对比等

(艺术性)

语言特色————辛辣的讽刺、质朴、清新、群众化的口语等

2.你在阅读时注意了哪些方面?

交流:

四、人物分析

读了这本书后,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实例说一说。

交流:

佛林奈浦和斯开瑞士:前者是利立浦特王国的财政大臣,后者是

海军大将。二者都阴险、狠毒、狡诈。

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两人就大为恼火,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格列佛,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国。

利立浦特国王:小气、贪慕虚荣、心狠手辣。

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

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

五、了解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

小人国(利立浦特人)

讽刺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矛盾。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人)

批判与抨击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不合理的政治社会制度。飞岛国(勒皮他等地

无情地嘲讽科学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劳动的倾向。慧骃国(慧骃马)纯理性的代表

批判英国的统治集团的罪恶和社会恶习

六、精彩语段赏读:

出示1:我打算起来,却动弹不得,我仰天躺着,这时才发现胳膊、腿都紧紧地被缚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密,也被缚在地上。我觉得从腋窝到大腿,身上横绑着几根细绳。我只能向上看,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