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写事作文
导航

忍耐让我想哭

2020-12

篇一:《那些文字,让我想哭---》

1姥爷去世了,妈妈平静地处理完后事,晚上回来她栽倒在床上抽泣道:“女儿,你知道吗,妈妈没有爸爸了---”我顿时心酸至极。

2出国一年,回来时妈妈已经患上老年痴呆,迷迷糊糊,不认人,我走到床边看她时,她竟忽然冲着我笑了,说:“你胖了”。

3今天坐火车,两个老婆婆坐在我身边。其中一个是来送另一个的。两人双手拉在一起不停念叨着。要发车了,一个老婆婆下车,回头说了句话“姐啊,今年我89,你90,这是我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了---”

4小区里有个小朋友刚出生不久妈妈就去世了,一直都是奶奶带着。又一次小朋友对她奶奶说:“我偷偷叫你一声妈妈可以吗?”

5家里买了一台大点事,我想放在客厅,可老妈想放在他们卧室,一直争执不下,最后还是老妈妥协了。很多年过去了,有天老妈发短信:“电视放我和你爸卧室其实是想让您能来我们屋看,这样可以多陪陪我们----“

6我问老公:“如果我得了绝症,你会给我治吗?”老公快睡着了,迷迷糊糊的说:“别瞎说----倾家荡产也得治!”我说:“如果你得了呢?”老公:“那就不治了,剩下你一个人,挣钱不容易。”

7在外第一个春节坐火车回家带了一瓶绿茶,妈妈说:“我从来没喝过这个东西,真好喝。”8爸妈离婚后我跟了老妈。等老爸有了自己另一个家,另一个女儿,我就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即使再难也绝对不给老爸添麻烦。后来有件事我还得找他帮忙,然后事成了,浴室发短信给爸爸说谢谢,短信上打出“谢谢”两字时,我心里通的跟抽筋一样。过了很久,爸才回复我,只有两字:傻瓜!

9爷爷拉着我说:“我很好,别担心,你自己在外面注意身体,多吃点好吃的----”明明明在饭桌上,我只看到一小盘咸菜孤独地摆着,眼前顿时模糊一片,那天是他80岁的生日啊~~10爸爸一次重病,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都没醒,后来在一个下午突然醒了。醒来时他嘴一直动,mamma把耳朵凑近了对他说:“你慢点说,我听着呢。”爸很虚弱的说:“女儿该放学回家了,你去把饭做了吧。”

11高三那年,外婆问我想考哪里,我说当然是北京,外皮说就考本地嘛离得近,我就笑着哈拉过去。高考前一个月,外婆去世了,选择都没留给我。外婆去世第二天,家里上上下下忙着张罗各种事。大人们都在楼下忙着搭灵堂。我到楼上找外公,外公一个人坐在藤椅上,看到我来了,强挤出笑脸说:“孙女,怎么办哟,以后咱家订的牛奶都没人喝了。”我背过身去大哭。

12大年三十晚上,因为在外地加班不能回家过年,虽然爸爸知道我不回去,但他还是一个人冒着刺骨寒风到人烟稀少的小车站一直一直的等,妈妈叫他回来,可爸却说:“万一她是骗我们的呢,万一她晚上就回来了呢?”后来听到妈妈给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心里就像被锤子狠狠地砸着那么难受。

14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妈开始发信。我是个没耐性的人,本来几句话的东西,却嫌她手脚太笨变没耐心教下去了。晚饭后,妈和老爸在房间里看着电视,我在练听力,那时候还用复读机,恍惚间有点噢噢那个系在干扰,手机进条短信,只有五个字,妈妈问:儿,你在干嘛?

15小时候爸爸喂我药,我呛到了,妈妈就把他骂出去了。后来妈妈问姐姐爸爸哪里去了,姐姐说爸爸在外面哭。

篇二:《2016上海浦东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6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和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答题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

①不久之前的报纸披露,某些名流倡议部分恢复繁体汉字。人们可以从繁体的汉字之中读出古人造字的匠心,例如“愛”之中包含了“心”,“親人”必须相见,如此等等。繁体汉字的阅读和书写犹如拜谒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有机会再次向祖先表示由衷的敬意。

②当然,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反驳的声音迅速传来。繁体汉字笔划繁杂,孩童的识字必须耗费巨大的精力,甚至有可能畏难不前。一些人举出了几个典型的例子——先生们,请默写“簫、齊、鸞、齡、靈、叢、釁”这么几个字,感觉如何?

③如果允许插嘴凑趣,我愿意追加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使用篆书书写。篆书不仅更为接近古代的象形文字,形象直观;而且,篆书的历史更为久远。繁体汉字来自祖先的创造,篆书来自祖先的祖先。不能抱怨这种要求的刁蛮无理,根据相同的逻辑,篆书与繁体汉字无非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别罢了。

④相信我——提出篆书书写的意图并非制造某种夸张的调侃,而是再现文字史的概貌。篆书构成了文字史的第一个鼎盛期。众所周知,繁体汉字的流通大约中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事实上,文字史内部另一个更大的转折是篆书退出日常的书写领域——时间大约是汉魏之际。我想指出的是,从篆书开始,或明或暗的汉字简化运动几乎始终活跃于文字史之中。总之,篆书、隶书、楷书以及相继而来的行书和草书无不包含了简化的意图。

⑤我不想纠缠每一个字的简化方案,也不想谈论隶书之后诸种字体性质各异的简化特征,我真正兴趣的问题是:那些名流为什么未能察觉文字史内部如此明显的演变倾向——为什么未能察觉,恢复繁体汉字恰恰与古人的理念背道而驰?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

⑥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从四大发明到长城或者大运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绚烂的唐诗宋词,历史曾经将一笔又一笔享用不尽的财富转交给后人。这些财富的内容如此丰富,以至于许多人常常遗忘了最为重要的一笔——古人的创造精神。

⑦偶尔能听到一种舆论:我们这个民族温柔敦厚,拘谨含蓄,很少显示出蓬勃的创新冲动。这种观点显然不对——一个没有创新冲动的民族怎么可能留下那么多文化遗产?但是,多数人愿意承认另一个特征:我们这个民族崇尚古人,尊重传统,敢于自我作古、独树一帜的人并不太多。对于某些人说来,古人的辉煌业绩时常悄悄地转化为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牢笼。这时,一个问题愈来愈尖锐: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

⑧我想更多地提到“古人的创造精神”。相对于依循古制,创新远为艰巨。创新不是单纯地依靠灵感、聪明和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创新还包含了历史条件的深刻洞察。创新意味着在最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实施新的举措。为什么篆书消亡于汉魏之际?历史条件的改变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诱因。公务文字交流数量的急剧增加,书写工具的改变,这一切无不迫切地召唤另一种更为便捷的新型字体。这时,文字创新及时地赢得了一个空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的汉字简化存在相近的理由:文字交流的规模前所未有,书写工具的日新月异,大众的识字如何更为容易,孩童如何启蒙教育——这时,汉字的简化成为一项疏通瓶颈的文化工程。尽管如此,对于许多人说来,一个小小的不适已经足够瓦解创新的冲动。

⑨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至少可以从文字史的演变察觉,古人曾经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积极互动。如果想到的仅仅是恢复繁体汉字而没有意识到这些汉字的来龙去脉,没有意识到隐藏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背后不懈的创造精神,那么,这种做法业已迹近于买椟还珠了。

⑩许多人已经熟悉了李鸿章的形容:现代社会的降临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科技,这个世界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各种剧烈的震荡纷至沓来。这时,古人的现成经验显然不够用了。期求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以前的古人完整地解答当前遭遇的问题,只能证明我们的平庸和懈怠。古人的业绩属于过去,古人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毋宁是:如何创造自己的时代。

11无论是争辩汉字的繁简还是别的主题,“古人的创造精神”必须成为我们关注的首要内容。(有删改)

1.根据文意,第③段“相同的逻辑”表明篆书与繁体字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2分)

2.联系全文,下列有关“繁简之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繁简之争不仅是选择汉字形体的争议,更显示出思想观念的差异。

B.主繁方从汉字的文化内涵角度强调恢复使用繁体字利于传承文化。

C.主简方从书写的便利实用角度强调简化繁体字与传承文化不冲突。

D.繁简之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恢复繁体汉字,因而是全文的中心话题。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⑧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①我们稍作计算即可明白:现今每天文字交流的巨大数量

②当然,这个文化工程已经为中国古籍的研习或者书法艺术保留了繁体汉字的特殊区域

③但是,许多人仍然感到了不适,似乎是某种熟悉的感觉遭到了破坏

④如果每一个字的平均耗时增加0.1秒,整个社会必须增添多少成本

⑤必须承认,这个文化工程的开启需要胆魄和非凡的勇气

A.②⑤①④③B.②①③④⑤C.⑤②③①④D.⑤④①③②

4.概括第④段的大意。(2分)

5.简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6.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试分析下列事例所体现的“创新精神”。(4分)

近几年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如淘宝、京东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

(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21分)

吻如刀割

内尔明·伊尔迪里姆

(1)嗨,我是萨米。不用冥思苦想我们在哪里遇见过。我们素未谋面。

(2)我是萨米,今年16岁。童年的我渴望长大后成为一名船长。我常常梦见旗子、桅杆,还有救生艇入海的咯吱声等,我梦见自己身着雪白制服站在桥上。暴风雨会不时袭来,大海会愤怒地咆哮,那汹涌的波涛如同挥舞斧头的强盗般冲击甲板。船上一片狼藉,我自然会快速上去查看。听起来甚是自负,但我就是充满英雄气概,我就是有能力让最狂热最暴躁的大海卑躬屈膝。

(3)为了缓解乘客的恐惧,我会漫步在甲板上,抚摸孩子们的头发,询问老人们的健康,为年轻女士点燃香烟。我会伏在船的栏杆上和鱼儿对话,看着城市灯光照亮了远方的海岸,憧憬着把船泊在前方等

待我的福地。港口城市热切地召唤着我,把隐藏在其闪烁灯光下的财富放在我的脚前。我会向着灯光满速前进。就在我即将抵达甜蜜梦境中的海岸时,耳旁传来母亲温柔的声音,“醒醒,早上了。”

(4)我会起床祈祷:亲爱的上帝,即便我永远成不了一个船长,至少赐予我一次乘船远航的机会吧。当我能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我会抱怨上学仅仅为了去解决“浴缸里有多少升水……”这样的问题。我会在早餐时把梦境复述给母亲听。她一边笑意盈盈地倾听,一边在面包上涂上橘子酱。那样的年代里我们餐桌上有橘子酱,母亲的呼吸温暖着我们的壁炉,真是一段快乐的日子。

(5)然后我长大了,那个名曰战争的东西在我的小镇爆发。它改变了城市之光的颜色。闪烁着对生活热情的那些灯光一个又一个地熄灭了,让位于葬礼上的悲伤油灯。夜晚落在我们身上的是炸弹雨,而不是流星。一场大火让我家的房子被夷为平地。火焰吞噬了很多人,我母亲是其中一个。如同地狱的火焰烧毁我的家人、我们的房子、我们的过去和我们对未来的希望,一个接着一个。

(6)我风烛残年的父亲决定带我离开。终于有一天他宣布:“我们明天离开。”那天晚上是我最后一次在长大的城市睡觉,也是多年来第一次又梦见了童年的梦。海浪拍打着轮船,我在桥上微笑着。地中海像一个地图横亘在我面前。在地平线上,一个小小的被冲刷得很白的房子在那个新城市充满希望的灯光里向我眨眼。

(7)长途跋涉后我们终于来到土耳其边境,到了一个他们称之为难民营的地方。“别担心,”我父亲会说,“我们不会待很久。”父亲和很多人一样打算离开难民营去寻找更好的地方。所有人都指向同一个救世主——阿卜杜拉,他会告诉我们出路。但他说旅途费用昂贵,要到达灯火通明的城市并开始新的生活,每人要4000美元。父亲先是凝视我,又看看阿卜杜拉,然后又望了望脚下那裂开的土地。几天后,他做出了决定。有天晚上,他靠过来在我耳边低语:“你明天离开。”

(8)“你呢?”

(9)“你先走,我随后就到。”

(10)撒谎从来都不是父亲的强项,这次仍然不是。

(11)我鼓足勇气才说出来:“没有你,我哪里都不去。”但他示意让我闭嘴,仿佛我说了最亵渎神灵的话。那天晚上夜空没有星星,我无法许愿。我只是紧紧攥住父亲的手。

(12)第二天父亲陪我到难民营出口处,那里有辆红色卡车在等我。他数了4000美元,放到阿卜杜拉张开的双手上。父亲站在司机旁边,把我用力地推出去。我弯下腰,亲吻了他那疲惫的双手。它们刺痛了我的嘴唇。当离开就意味着永别时,吻如刀割……

(13)我在卡车后备厢中待了7个小时才到达穆拉。暮色降临,华灯初上。我看着车子驶过的窗户:金黄色的灯光从窗帘后面流出。晚上我们驱车到港口。看到停靠的船舶让我想哭……卡车司机载着我,要把我快递到船上,这轮船和我梦境中的船毫无相似之处。雨水疯狂扑打在我的脸上,一个胡子长得像厕所刷子、有着一张凶悍脸的男人,把我带上船,抬起甲板上的一层盖子,把我推下楼梯。这时我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封闭的地下室,这里挤满了数百的男男女女和儿童。我心怀恐惧,睁大眼睛,而他们已经缩在船舱阴影中,然后我挤进了人群。

(14)储藏室密不透气,我们挣扎着呼吸。接近黎明时分,船开始翻腾,像一个翻滚作呕的胃。甲板上面传来跑步声和咔嗒声。我们敲击着头顶的盖子,想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大喊,但无人应答。突然人群中有个女人大叫起来:“船沉了!”然后尖叫声、祈祷声、低语声,还有孩子们的哭泣声响成一片。

(15)当我们的船沉入地中海时,我听见母亲温柔的声音在我耳旁低语,就像一首摇篮曲:“睡吧,夜晚到了。睡吧,夜晚到了。”

(16)我是萨米。若是让你感到抓狂,我很抱歉,但这是我们认识的重要时刻。因为当我寻找一个透出金黄色灯光并且能让我得以休息的小房子时,我和小船下沉到地中海深处。但是你们的世界正常运转。

(17)我是萨米,我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悄悄地走。你们继续生活,仿佛我从未死过,也看不到我的存在。我把它写下来,因为不论我在你的星球上有多么渺小,我必须留下证据。如今,我趴上地中海深处的坟堆,飞驰的海星在脚下穿梭,而我的身体上,海浪翻飞。

(节选自《文汇报》2015年10月22日)

7.第②(3)两段描写“我”童年的梦境有何用意?(3分)

8.第(7)段黑体字分别表现出父亲怎样复杂的心理?(3分)

9.分析第(12)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0.对文中多处提到“灯光”,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灯光”反复出现,前后呼应,使文章意脉贯通,布局绵密精巧。

B.“灯光”有虚有实,虚实交迭,使文章内蕴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C.“灯光”温馨美好,映衬出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深化了文章主题。

D.“灯光”明灭变化,暗示萨米梦想幻灭,表明他对显示彻底绝望。

11.第(3)(15)段,都写到母亲温柔的声音,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4分)

第(3)段:

第(15)段:

12.赏析文章结尾两段的妙处。(5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6)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踏莎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8)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张养浩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喈喈。

14.“普天乐”是这首元曲的____。(1分)

15.下列对本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船开”四句,以大胆的想像,凸显了大明湖美丽的湖光春色。

B.“烟水闲,乾坤大”展现出湖波浩淼的景象,表现作者志向高远。

C.“四面云山无遮碍”准确地表现出置身湖中感到的天地阔远景象。

D.“影摇动城郭楼台”动静结合,描绘出湖中倒影随波荡漾的美景。

1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①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

②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_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③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日:“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初,卒。

④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日:“《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⑤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阜铭③、四皓赞④,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选自《新唐书》,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