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作文范文
导航

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2020-12

第一篇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2016XX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xx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幅提升民生水平,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但我县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较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还有待改善。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促进全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客观要求,对于我县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建设幸福xx具有重要意义。

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我县以河北省政府《关于推进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市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为主要依据,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抢抓发展机遇,建设幸福xx”,按照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旅游休闲胜地、山水宜居城市”的目标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明晰乡镇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科学考评机制,深化富县强镇、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建设幸福xx、构建和谐农村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与发展经济相促进的原则。适应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本需要,通过改革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与综合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把握中心环节,实施重点突破,有效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改革。三是坚持与群众意愿相一致的原则。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群众路线,顺民意、集民力、聚民心。四是坚持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各乡镇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探索后实施,先试点后推广”,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五是坚持与“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的思维和勇气相融合的原则。鼓励各乡镇积极探索创新,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三农”方面的深层次矛盾。

二、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一)划分主体功能区,明确乡镇发展定位

结合省、市将我县划分为生态发展区的要求,根据各乡镇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13个乡镇划分为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生态农业重点发展镇和绿色产业发展镇三类。其中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包括阳城镇、七拱镇、杜步镇3个镇(面积共789平方公里,占全县的23.08%),要在科学规划、集中管理的基础上,以县级为主进行集中开发,建立合理的财税分成机制,实现集约集聚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发展镇包括xx、xx、xx3个镇(面积共788平方公里,占全县的23.05%),要在符合县总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以镇为主进行开发发展,对开发发展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为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绿色产业发展镇包括xx、xx2个乡镇(面积共1710平方公里,占全县的50.02%),其政府职能定位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其正常运转经费由上级财政予以扶持保障,确保绿色产业发展镇集中力量履行其具体功能下的各项工作任务。

我县根据上级的精神和本地实际,明确了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保护区、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的范围,制定落实保护的政策措施。(1)我县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面积56.3万亩,主要分布在xx、xx、xx、xx、xx等镇,通过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的措施,建立农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和预警体系,依法严肃处理违法占用和破坏基本农田行为,切实有效保护基本农田;(2)全县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24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2.4%,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达196万亩(重叠在省级生态公益林范围内),主要分布在XX、XX、XX等镇,全县13个乡(镇)以及县生态公益林管理总站下辖10个中心站共组建了20支常年专职护林队,县组建了一支40人的县级森林消防大队,致力于封山育林、护林防火、林政管理等工作,以完善的层级联动管护机制有效保护生态公益林;(3)全县服务人口1500人以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地共有41个,其中比较大型的有xx水库、xx水库、xx塘、xx水库,制定了《xx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办法》(试行)》,建成了50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解决了9万多农村群众“饮水难”问题,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4)我县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国家地质公园、xx森林公园、xx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域,共有1552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59%。通过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规划对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强制性保护和分类管制,明确在区内允许存在的人为活动、工程设施以及相应的限定条件,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等措施,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二)对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集中开发园区,建立合理的财税分成机制

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以xx产业集聚区、城东工业园和城南工业集聚区为依托,重点发展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积极发展制鞋、服装、精密加工、新型建材、矿产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生态型加工制造业;预留一定的优质空间,引进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文化创意等战略新兴产业。对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实行经济发展为基本导向的激励型财政机制,建立完善“工业园区税收增量共享”等财税分成机制,以奖为主,以补为辅,激励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通过加快自身发展,不断增加财政收入,逐步提高财力保障水平。

(三)明晰乡镇政府职能和村级组织功能职责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乡镇政府履职重点为“5+X”,“5”即是全县15个乡镇均要履行“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建设”等5项职能,“X”即赋予各地不同的功能定位、职责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3个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属城镇与生态型工业集聚区,重点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积极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新型建材、化工、铸造等产业,打造山水宜居生态城和全省生态工业发展的示范区;3个生态农业重点发展镇属于生态农业与村镇发展区,重点发展矿产和清洁能源等产业,打造粉体加工基地和新能源基地;7个绿色产业发展镇属于生态保育区,重点发展绿色产业,打造全省生态旅游与农业示范区。

村级组织功能职责是“5+1”,“5”即是全县167个村(居)委会均要履行“促进农民增收、协助开展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组织建设”等5项职能,“1”即是根据上级决策部署,确定年度中心工作,当前必须特别注重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年底全县159个行政村的集体年纯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基本完成贫困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目标;全力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达到省一类地区水平,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和宜居城乡创建工作。

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四)建立科学的乡镇政绩考评机制

根据各乡镇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实行分类考核,将考评重点放在乡镇主体功能应承担的职责范围内,按照“不以GDp大小论英雄,只以功能发挥好坏论成败”的原则,三类乡镇均设立独立的包含考核内容、指标设置、分值权重和考核方式的政绩考核机制,强化乡镇功能作用发挥,促使乡镇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生态工业优化发展镇重点考核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能力;生态农业重点发展镇主要考核经济增长及其质量效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行综合评价;绿色产业发展镇不再重点考核经济增长指标,侧重考核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五)科学设置乡镇管理机构和农业农村公共服务机构

根据《xx县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实施方案》(阳办发[2016]103号),本着“不增人员,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和从“向上相对应”转为“向下相适应”的原则,规范设置乡镇管理机构。一般镇(杨梅镇、黄坌镇、大崀镇)设5个综合办公室,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农业办、计生办;较大镇(七拱镇、黎埠镇、太平镇、江英镇、青莲镇、岭背镇、小江镇、杜步镇、秤架乡)设7个综合办公室,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农业办、计生办、城乡规划办、综治办;特大镇(阳城镇)设8个综合办公室,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农业办、计生办、城乡规划办、综治办、组织人事办。

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人员编制和不同规模与类别重新核定各乡镇行政编制。其中:xx镇92名;xx镇、xx镇各50名;xx镇、xx乡各63名;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各55名。绿色产业发展镇不得在编制之外聘用为政府管理服务的临时人员。

(六)实施强镇扩权,下放审批权限

本着“能放则放,该放必放”和“权、责、利相一致”的原则,将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行政管理权限,逐步下放到乡镇,扩大镇级政府行政事务管理和处置权限。一方面,将13个职能部门的69项职权下放或委托乡镇行使,从乡镇政府履行下放或委托行使职权而依法取得的行政处罚等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乡镇政府,做到权、责、利相一致。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乡镇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干部调整建议权和干部问责处理权,使乡镇党委对配备镇级班子副职有推荐权,对调整个别镇班子成员有建议权,对乡镇干部工作问责有处理权。

(七)建立农村社区性公共服务机构或窗口,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村

按照“延伸乡村、覆盖县域、均等服务”的思路,各乡镇要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宜居乡村,整合水利管理所、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机管理服务站,成立镇“三农”综合服务中心;要以基本公共服务下乡为切入点,成立农村社区服务合作社,将社会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行政村,方便群众办事;强化财政所、劳动保障事务所、文化站、广播电视站、畜牧兽医站(渔业技术推广站)、林业工作站、交通管理所等服务机构建设,成立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围绕“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目标,强化乡镇卫生院、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敬老院和村(社区)卫生站、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室等镇村服务机构建设;围绕建设幸福xx、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强化镇级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和村级综治维稳工作站建设,有效提升乡镇政府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八)建立绿色产业发展镇财力保障制度

绿色产业发展镇的年正常运转经费按平均160万元确定,该项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全额保障,市级财政定额支持,省级财政以奖代补。除省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按每个绿色产业发展镇65万元/年的标准安排补助325万元;市级财政按每个绿色产业发展镇10万元/年的标准支持50万元外,其余745万元由县级财政列入每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县对绿色产业发展镇实行以补为主,以奖为辅的保障机制。一是通过提高绿色产业发展镇新办企业税收增量共享比例作为生态补偿。二是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提高绿色产业发展镇的财力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使其达到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当的公共服务能力。

(九)建立村级组织经费保障制度

采取省市补助、县级统筹、村集体收入自我保障的办法,建立健全村干部补贴、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村级办公经费补助等运转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村干部工资在2016年前达到1000元以上(基本补贴790—900元/月+绩效补贴人均2,400元/年,由县财政统发),每年补助贫困村2万元办公经费,保障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财力需要。在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解决包括村干部在内的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的基础上,对正常离任的村(社区)干部,采取固定补助与一次性补助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制度。到2016年,任村干部20年以上,正常离任的村干部(待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以后)人均每月生活补助不低于200元;任村干部10年以上、20年(不含20年)以下,正常离任的村干部(待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以后)人均每月生活补助不低于100元;任村干部不满10年,正常离任的村干部,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补助。

三、工作措施

(一)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期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推进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确保“一年开好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

——一年开好局。2016年,重点是研究制定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铺开改革的各项工作,探索总结工作经验。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6年4月13日—21日)。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县和各乡镇、有关部门均要成立一把手挂帅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做到机构健全,责任到人。二是学习文件,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对该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召开会议,部署工作。召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广泛征求意见或建议;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确定改革工作的具体内容、步骤和要求,全面部署改革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阶段(2016年4月22日—5月15日)。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具体内容、步骤和要求。在5月9日前提交县委、县政府讨论研究。5月15日前报市政府,待省有关部门核准后组织实施。

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3、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7月15日至12月15日)。按照“县直接领导、镇组织实施、部门做好服务”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在各乡镇全面开展综合改革工作,探索改革经验。

4、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2月16日至31日)。各乡镇认真总结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效、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形成汇报材料。县在对各乡镇改革工作检查验收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全县的改革实施方案。

——三年见成效。2016年1月至12月,按完善的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进。2016年1月至12月,在全面总结前两年改革的经验、存在问题和整改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初见成效。

——五年上台阶。2016年1月至12月,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配套设施,巩固提高改革工作实效。2016年1月至12月,基本建立起具有xx特色的农村改革发展体制机制。

(二)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领导,我县实行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和分管的县委常委任副组长,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任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农村综合改革进行部署、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二是抽调专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宣传报道、信息收集、情况上报、联络协调和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三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本单位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三)加大投入,提供财政保障

1、建立完善财政保障机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建立稳定规范的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县级财政逐年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提高乡镇政府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采取省市补助、县统筹保障的方式,建立完善绿色产业发展镇正常运转经费和村级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2、建立完善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转移支付资金,建立实施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生态保护得越好,功能发挥得越好,财政转移支付越多,不断提高绿色产业发展镇的财力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使其达到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当的公共服务能力。

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3、建立完善财政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对新办企业新增税收县级留成部分,对各乡镇实行不同的分成比例:县与阳城镇新办企业新增税收分成比例是70%:30%,县与黎埠、七拱镇分成比例是60%:40%,县与其他乡镇分成比例是50%:50%。二是对矿山企业产生的税收收入县级留成部分,实行县、镇、村按6:3:1比例分成奖励办法。三是逐步建立完善“项目招入地与所在地税收共享”、“资源地和项目地税收分成”、“工业园区税收增量共享”等税收共享机制,理顺乡镇利益关系,激励乡镇履行功能职责的积极性。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1、明确责任,形成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自觉服从农村综合改革的中心任务,按照本单位的职能,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全力以赴推动本单位相关工作的落实。要加强交流和协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大力整改,主动向县农改办汇报情况,形成一种职责分明、上下联动、高效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2、建立倒逼机制,狠抓落实。围绕各项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实行全过程目标倒逼管理,倒推各乡镇、各部门和领导干部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倒推每阶段的进度,坚持每季通报,确保工作如期有效推进。

3、规范行为,严明纪律。建立健全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纪律,规范财务和干部管理,严防资产流失和利用改革之机乱发钱物,所有涉及改革的干部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对影响改革工作顺利推进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4、健全机制,加强监督。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与强镇扩权相适应的民主决策和权力监管体制以及以镇党政正职为重点监督对象的党政领导监督制度,加强和改进对各乡镇、各部门的监督,规范农村综合改革后的各项工作。

第二篇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生活》

中新天津生态城:

“绿色生活”什么样(绿色家园)

本报记者靳博

《人民日报》(2014年02月08日10版)

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有片名为“清净湖”的湿地,环境优美,占地近3平方公里。几年前,这里还是恶臭熏天、生物绝迹的污水库。

“欲哭无泪!”回忆起第一次站在这里的感受,生态城环境局局长靳美珠说出了这四个字。“特别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污水库散发出刺鼻的味道,冬天还泛着黄沫,带着水点的风吹到脸上直发痒,有的同事直接吐了。”

1/3是盐碱荒地,1/3是废弃盐田,还有1/3是污染水面,这就是生态城当初成立时的全部“家底”。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国际生态城市样板”,在很多人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经过6年的努力,如今,这个“天方夜谭”正在变成现实。

■整治生态环境

污水库变清静湖,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技术开始“复制”推广

2007年11月,中国和新加坡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天津生态城,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在30平方公里的盐碱荒滩上建成一个有35万居民、绿色建筑比例达100%的国际生态城市样板。2008年,生态城破土动工。2012年,第一批居民入住。

环境整治,是生态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时的污水库,连续40年蓄接周边区域全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严重,水质为劣五类,库底400万立方米淤泥含有重金属等大量污染物,同时区域内土地盐化,缺乏淡水。”靳美珠仍记得当时的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修复环境甚至进行生态景观建设,很多专家表示怀疑,建议直接填埋。”

2009年5月,污水库治理进入施工阶段,按照治理修复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历时3年彻底完成。生态城成功改造了污水库的“死水”,还建立了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技术工程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理修复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了一整套可操作的“模板”,已申报相关技术专利25项。生态城治水技术,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进行研究。

“污水全部被处理,重度污染的淤泥转运到区外烧制成建筑陶砾;中度污染的底泥经处理后用来填埋建造一座人工岛和新建环保公园;轻度污染底泥用来当作路基垫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零废物目标。”靳美珠告诉记者,污水库整治共治理污水215万立方米、污泥385万立方米,污水库变成了清净湖。

污水库治理的过程中,从水污染治理到周边环境整治,都在尝试建立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生态绿化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达到了生态城建设之初“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的要求。

5年时间里,天津生态城制定了国内外首套完整、可衡量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完成了30平方公里征地拆迁和土地平整。规划并正在陆续建设以轻轨、清洁能源公交、绿道为主

的绿色交通体系。207万平方米项目已竣工,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成为国家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全是绿色建筑

朝向合理,能减少采暖、制冷的能耗。鼓励出售精装修住宅

寒冬时节,走进生态城和畅园小区居民朱雁南家,60多平方米的新房温馨舒适。“我们这是地热供暖,特暖和,白天可以关掉阀门,余热保证室温没问题。”

老家在东北的朱雁南和妻子都在生态城内的企业工作,是生态城最早的一批居民。根据规定,只要夫妻两人在生态城内企业就业,年收入不超过12万,都可以成为类似于保障房的“公屋”居民。“买时精装修,还带家电,我自己只买了窗帘和饮水机。”朱雁南对现在的居住条件很满意。

这间房还是地道的“绿色住宅”。打开水龙头,水温用来洗手洗碗恰到好处,“我们每户都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一个月水电费加在一起也就几十块钱,比在市里省了不少。”朱雁南说。

“生态城的所有项目建筑主体,都必须通过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的节能环保评审,我们会测算每栋建筑朝向对能耗的影响,朝向直接影响楼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朝向合理能减少采暖、制冷和通风系统的能耗。”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规划科科长孙晓峰介绍,“我们还鼓励出售精装修住宅,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装修带来的建筑垃圾和污染。”

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设计评价部部长邹芳睿举例说:“坐北朝南的房屋节能效果就好一些,因为窗户朝南采光好,夏天还能形成对流,北侧减少开放式的设计,冬季西北风进来的也少,这样能在最大限度自然通风的同时把热量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生态城内在建和竣工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其中住宅类项目节能率超过70%,公建类项目节能率超过55%,优于国家和天津地方节能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态城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同时通过构建水循环体系,将生活废水和雨水集中处理,转化为绿化水、景观水以及生活和公建用再生水,使得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超过20%。

■发展绿色交通

校车免费,公交车纯电动,慢行道、绿道串起各个产业区

拥堵以及由此引发的空气污染,是不少大城市的通病。在生态城,道路两边都规划了宽5米的慢行道,提供给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步行的路面宽度远大于其他机动车道。

“我们会逐步完善公交路线、提供免费区内公交,吸引居民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生态城建设局公用署署长刘文闯说。

按照规划目标,生态城内公交覆盖率将达100%,绿色出行比例达90%。“这对生态城的公共交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要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的技术水平要满足环境约束的要求。”生态城绿色交通公司设备运营部部长双建宇说。

现在,生态城区内免费校车和公交车线路已开通,站点设置尽量顾及所有小区。区内公交全部使用纯电动汽车,居民可以免费乘坐。慢行道、绿道串联了生态城内部产业区和各种公共设施,每个社区及产业区都设有公交站,纯电动汽车、有轨电车往来穿梭,既方便了居民出行,也减轻了交通压力和尾气污染。

第三篇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昆明世博生态城IN的家》第四篇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中新生态城垃圾分类现状》

中新生态城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相关信息

(按时间顺序排列)

2009年5月26日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与瑞典恩华特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在生态城内建设国内首个分类气力垃圾输送系统。

地下管道气力垃圾自动收集输送系统是利用真空抽吸原理,通过预先铺设的地下管道,将垃圾分成有机组分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两类,以空气为动力来运送垃圾。地下管道气力垃圾自动收集输送系统可以彻底解决传统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的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按照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34平方公里的生态城将全部采用这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目前,开发区南部7.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开始建设,计划在3年至5年内建成。

为实现合作目标,瑞典恩华特集团将在天津成立分公司,以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

瑞典恩华特集团是气力垃圾系统的发明者和推广者,已成立近50年。早在1961年,恩华特集团就生产并安装了全球第一套垃圾自动收集系统。目前,恩华特集团的自动垃圾收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住宅、医院、机场和商业建筑中,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项技术不仅卫生、环保,而且能创造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它可以减少90%的垃圾交通运输量,减少67%的垃圾处理能源消耗,还可以节约90%的人力成本。根据国外研究机构的综合研究证明,其垃圾处理年总费用比传统垃圾处理方法节约50%以上。

2009年9月

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处理满足每天1500人就餐产生的300公斤餐厨垃圾需要,实现1小时内原位生态处理,没有臭气产生、没有污水产生、没有噪音污染,第一次实现了餐厨垃圾不需要运输出小区,实现与日本、欧美国家同步,代表着未来国际餐厨垃圾不离开社区新技术潮流。并将其产物作为改造盐碱地原料,实现了我国第一个城市生态雨水花园,在法国设计师协会评比的生

态建筑奖评比中,获得上海世博会生态建筑金奖。

补充信息:

工程概况:该项生物技术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的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处理满足每天1500人就餐产生的300公斤餐厨垃圾需要,实现1小时内原位生态处理,没有臭气产生、没有污水产生、没有噪音污染,并将其产物作为改造盐碱地原料,实现了我国第一个城市生态雨水花园,获得上海世博会生态建筑金奖。

创新点:天津科恩达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咨询、设计、技术、产品、运营服务,第一次实现了没有臭气产生、没有污水产生、没有噪音污染,并将其产物作为改造盐碱地原料,实现了我国第一个城市生态雨水花园,获得上海世博会生态建筑金奖。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酶催化工程经典工程应用项目。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70%。

治理效果:污染消减率98%,臭气、污水、噪音零排放。解决了含水垃圾低温干燥难题。在无外界热源情况下实现催化技术突破。

2010年10月22日

天津中新生态城地下垃圾管网建成不分类丢垃圾罚款

中新生态城建设的地下垃圾管网系统即“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一种利用负压技术通过管道运输垃圾的技术。这套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系统分为公共管网、物业管网及中央收集站三部分。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公共管网,指的是从中央收集站至地块物业管网接口阀门井处的部分,主要位于城市主干道。物业管网是指从公共管网预留接口处检修井旁的管道末端开始,直至所有室内投放口,或室外投放口的气力管道垃圾收集系统部分。室内投放口的应用在物业管网部分,室内及室外投放口均设置干、湿两类投放口,在硬件上保证了垃圾分类收集的实现。分类气力垃圾输运系统可实现生态城高效快捷地垃圾收集清运,提高城市环卫标准。

将来,厨余类、可回收类、有毒有害类、不可回收类等不同类型的垃圾,在中新生态城不仅可以分类收集,还可以分类处理。在这套地下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终端,有一座巨大的中央收集站。通过设定的电脑程序,这个中央垃圾收集站的风机启动,并产生高速气流,从而保障垃圾经物业管网、公共管网,被传输至中央收集站。在这里,垃圾将被分类导入相应类别集装箱,由密闭卡车运往垃圾处理厂。

中新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国内第一套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根据垃圾的特性及资源回收要求,生态城垃圾分为两类:干垃圾、湿垃圾。其中可进入气力

输送系统的有:干垃圾,如废塑料、灰土类等不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如家庭厨余、果皮等有机垃圾。

系统可应用的范围很广,如住宅区、商业区、产业区、机场、大型厨房等。中新生态城即将启用的“一卡制”将集水、电、气和物业收费于一卡,能够有效保障人们准时缴纳物业费,并且按照垃圾分类的规定规范地投放垃圾。否则,无论是居民家中还是某个商业门脸、企事业单位等,将被停水、停电、停气,或受到罚款处罚。

2010年10月21日,在生态城的起步区内,总长度7公里的地下垃圾公共管网已随着道路的开发建设同步铺设完成,目前正在招标准备开展地下物业管网的建设。同时,起步区的4座中央垃圾收集站的选址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建设。

注:2010年10月,中国市政院华北分院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气力输送物业管网设计项目招标中,以“技术标第一”、“商务标第一”、“总分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成功中标。

该项目物业管网覆盖范围为中新天津生态城南部片区32个地块,建筑面积约500万平米。该物业管网系统是国内第一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实现了干湿垃圾的分类,对实现生态城高效快捷的垃圾收集运输、提高生态城资源回收利用率、建立生态城环卫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另注:生态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分几步?答:三步

第一步分类收集

垃圾分四类分袋分时投放

中新生态城规定,垃圾分为四大类进行收集、处理,即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大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居民家中的可回收垃圾,如报纸、易拉罐、塑料瓶、铜、铁等,破沙发、旧床等大件垃圾,将有物资回收专业人员登门回收,付给居民卖废品的钱。居民在家中,需要将废弃的餐巾纸等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电池、灯管等有毒有害垃圾,分别投放到中新生态城统一发放的各种标识不同的垃圾袋内。然后,按照规定不同的时间段,向连通着地下垃圾管网系统的垃圾投递窑门投放即可。

第二步地下运输

风机“抽”垃圾自动识别错误分类

中新生态城建设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当前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垃圾传输系统。这套系统建设分为公共管网、物业管网及中央收集站三部分。生态城垃圾气力输送公共管网,是指从中央收集站到物业管网接口阀门井处的部分,主要位于城市主干道。截至目前,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起步区4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建成使用的中生大道、中天大道、和旭路、和畅路等主干道路的地下,都铺设了垃圾气力输送公共管网,总长度达到7公里。

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已经在起步区选址4处,分别建设中央垃圾收集站。在这套地下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终端,地上部分有一座座巨大的中央收集站,通过设定的电脑程序,这个中央垃圾收集站的风机一启动,就能产生高速气流,从而保障来自物业管网、公共管网的垃圾,被从地下传输至地上的中央收集站。

在中央收集站内,还具有识别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并对分类错误的垃圾进行重新分选的智能系统。据悉,中央收集站内设备实现全自动控制,管理集成化,运行高效,改变了目前普遍使用的传统垃圾转运站脏、乱、臭的弊病。因为中央收集站内能抽吸气体,经过严格的除尘、除臭措施后,方可排入大气,保证排放气体达标。

第三步分类处理

不能再利用垃圾运往焚烧厂

在中新生态城,垃圾不仅可以分类收集,还可以分类处理。

在中央收集站,垃圾将被分类导入相应类别的集装箱,,由密闭卡车运往垃圾处理厂。

能够进行回收利用的,将被运至资源化垃圾处理厂;有毒有害物质,将运至危险废弃物处理厂;不能够再利用的,将被送进垃圾焚烧厂。

经过资源利用后得到减量化的垃圾,有的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

2010年11月9日

在《渤海早报》中得知,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并且该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生态城仅1.5公里。补充:经查询此消息尚无定论。

2011年1月31日

滨海新区网:在环境治理方面,去年生态城环境监管职能得到加强,水务管理全面展开,科技创新取得成效,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提供了全面支持和保障。去年,在生态城“污染综合治理一号工程”污水库治理工程中,填埋场地已建设完工,污染底泥治理工程已完成约70%,污水预处理设施已基本完工。起步区6.7公里公共管网建设全部完成,同时,配合地块开发进度,启动了2个项目物业管网建设和14个地块管网的配套设计工作,系统全部中央收集站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指标体系分解和成果编辑出版已经完成,并获得了中新两国政府、国内外专家和机构的一致好评,《导航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实施模式》一书的出版,为进一步复制推广生态城建设的核心内涵奠定基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管理行动实施方案》和《生态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指南》已组织完成,探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为中国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2011年8月22日

天津中新生态城26个指标打造“三和”生态家园

从天津市区出发,一路向东,45公里处的滨海新区蓟运河与永定新河交汇处附近,有一片面积达30平方公里,跨越汉沽、塘沽的生态新城。2009年,这里还是仅有两千原住民的盐碱荒滩;2011年,这里已经是道路通达、树木成行、高楼林立、车来人往,一派新城模样。中新生态城的建设是按中新两国政府所制定的26个指标体系来衡量的,给人们展现的是一个有天津特色的世界级的生态宜居社区。

三年时间让盐碱荒地变成了一片新城,那未来两年,这座崭新的城市又会变成怎样一番景象呢?2013年,当生态城的居民跨过彩虹桥,就会看到巨大的风力涡轮机。在街道上,可以看到一排排由风力和太阳能供电的路灯。进入生态城内,所有道路的两边都设有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12公里长的生态谷提供了50米至100米宽的开放空间,大部分城内的居民都是乘坐专门的巴士或步行出行。

在这座城市里,我们不仅能看到林立住宅楼,幼儿园、中小学、医院、邮局、商业街区、便利超市等也是样样齐全。这些建筑虽然功能不同,但是它们都是100%的绿色建筑,建筑外层采用先进的保温措施,内墙粉刷选用环保型涂料,实现健康的室内环境;同时采用新风系统,使户外的新鲜空气经过滤后流入室内,实现优化室内空气质量。

当然这种节能环保的理念也融入了每个生态城居民日常生活中。楼宇屋顶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能够满足生态城住户60%的生活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把辐射的太阳能转换成为电,提供给居民日常生活用电。

此外,居民在家里还可以直接饮用到健康放心的直饮水,一切可循环再利用的水资源,都将通过中水系统回收、处理并循环再利用,高效的灌溉技术也保障了水资源有效利用。人类的生产生活,必然产生垃圾。生态城引进气动垃圾收集系统,以减少固体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升整体环境质量。同时,加强废物回收力度,普及启动垃圾收集系统和绿色垃圾打包计划,分类处理废物。将不可再生废物焚烧,可进行发电,焚烧后所产生灰尘可用于造砖和生产其他建筑材料。

2011年9月6日

2011年9月6日,新加波环境局企业发展与促进司司长参观考察位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天津首座餐厨垃圾生态站,并对餐厨垃圾在原位能通过生态处理产生浓厚兴趣,详细询问了微生物酶制剂在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处理过程和零废弃处理工艺,当得知能耗只有常规处理方式的三分之一,并且实现了没有污水排放、没有臭气排放,放在行政许可中心的这座处理站与园区景观工程成为整体,考察

第五篇生态城,居民分享家
《中新生态城滨海家园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