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作文范文
导航

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12

第一篇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文化站站长年终述职报告》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文化站站长的年终述职报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主席团成员、各位代表:

我自任旧屋基乡文化站站长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文化局的指导下,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xxxx”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廉洁自律,团结和带领本站职工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旧屋基乡文化发展尽了自己的责任。现将我任职以来的履职情况述职如下:

一、思想和学习情况

(一)思想情况任职以来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牢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和乡党委政府保持一致。

(二)学习情况学习是提高自己理论水平、更新知识,增强综合素质的需要。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更进一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自己思想上、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文化站长是基层文化工作的带头人,既然是带头人就要具备与文化工作相关的技能和素质,要坚持学文化,提高自身修养。一是加强对时事、政治、政策的学习。认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国家“xxx”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了解当前和今后文化工作的形式和发展趋势。二是加强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参加XX年云南省文化厅举办的文化站长业务培训后,我牢记文化厅副厅长所说的,“每个文化站长至少要学会一门专业技能,不管是吹拉弹唱还是剧本创作或者是摄影技术等”,回到单位后我深刻反思,自己到底擅长什么,应该学什么,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最终达到一专多能的业务水平。

二、工作情况

基层文化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繁杂的工作,它的工作面涉及广泛,触及群众文化、图书、文物、文化市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等。旧屋基乡文化站在工作中以挖掘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为目标,以抓好农村文艺宣传队建设为突破口,围绕着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文化站长必备的素质

由于工作需要,我在参加工作第二年就调到文化站工作,且XX年担负起了文化站站长职务。自担任文化站长工作以来,我始终坚守一个信念:热爱文化事业,决心干好农村文化工作,这是我干好文化工作的前提,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到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用一颗赤城的心去对待工作。我相信:在工作中只要把握正确的方向,认真领会文化部门工作精神,结合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文化工作放在首位,记在心上,落到实处,就会使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

(二)、搞好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根据县文化局、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我积极参与组织、指导各类文化活动,主要有:XX年、XX年罗平县菜花节开节仪式旧屋基刀叉方对的人员组织、排练、道具制作;XX年旧屋基彝族乡首届彝族火把节演出队伍的组织,文艺节目的编排、指导等;XX年罗平县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旧屋基乡演出队人员组织、节目编排、工作协调,并直接参加演出多个节目,最终我乡荣获团体总分三等奖及多个单项奖;XX年旧屋基乡部分村寨彝族火把节的节目编排、工作协调;多次参加乡党委政府在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多项工作。

(三)、加快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步伐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知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平台,肩负着培养新型农民的使命。经过多方面努力,XX年我乡在文化站内建起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站点;XX年在木星村委会建立起了农家书屋;XX年在小新寨村委会建立起了农家书屋,各地藏书1400余册。文化站对每个书屋的图书都进行分类上架,登记造册,达到了农家书屋工程验收标准,且按农民朋友的需求实行对外开放,让农家书屋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安排,乡文化站计划XX年在旧屋基居委会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站点和农家书屋工程站点,到2016年将全面完成我乡7个村(居)委会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四)、尽心尽力做好本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按照县文化局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安排,XX年5月我乡文化站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本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整理和全面的普查。通过收集整理上报了戈丫的《玄通大书》、彝文碑,法湾小寨的“箩箩舞”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终法湾小寨的“箩箩舞”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市场对于实现精神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在文化市场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盗版书刊、盗版淫秽音像制品等非法出版物已在我乡境内出现,为加强对我乡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XX年、XX年乡文化站积级组织、协调乡派出所、卫生院、安检所开展了“音像市场治理整顿活动”、“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活动”等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搞好我乡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我在5年文化站长的工作岗位上虽取得一点点成绩,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不够,工作主动性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等。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工作,按照文化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认真履行文化站长职责,抓住并用好各种机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扩大活动参与面,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我乡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做出新的贡献。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第二篇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家乡整体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人:王建民

调查时间:2016年4月17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鹤壁市

调查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

主题:家乡整体社会调查报告;

前言:“钻石般晶莹、火焰般活力、田园般美丽”,

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们就涉足淇水之滨,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战国秦汉时期冶铁,唐至元代制瓷,宋代采煤业,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据一定地位。商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赵国均定都于此。境内淇河是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被誉为“北方漓江”。《诗经》中有19

鹤壁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公路、壶台公路横穿东西,鹤壁正在成为豫北“十”字交通的中心

丰富的矿产:

鹤壁物阜源丰,阡陌生金。矿产资源已发现33种,且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东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小麦、玉米、花生、红枣等。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被誉为“淇河三珍”,久负盛名。

农业工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鹤壁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畜牧业产值与加工产值的比例、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两项指标居全国前列。(.suibi8.)工业生产独具特色。围绕资源型工业、先进制造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基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强市”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食品加工等五大循环产业链,被河南省列为循环型城市试点。三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已形成规模和特色。

生态状况:

201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名单,全国共六个城市,河南省鹤壁榜上有名。河南省住建厅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鹤壁将按照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工作机制,细化深化试点示范内容,从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低碳绿色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交通体系、生态绿地系统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建设。

城镇化进程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

2016年底,鹤壁市城镇化率预计达到51.5%,比2016年底的城镇化率49.8%进一步提高。这表明,鹤壁市的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虽然说在一些政策上做了改进,比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尊重群众、尊重规律、尊重实践、尊重创造”的基本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鹤壁市还在户籍、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相辅相成的配套政策措施,让广大农民“从头到脚”都成为城里人。另外,项目和产业的发展也为鹤壁市转移农村人口创造了条件,去年,一批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落户鹤壁,就业岗位大幅增加。

可以说,鹤壁城镇化率较高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大量的问题仍然存在,急功近利的城镇化,以煤炭化工为产业支撑的河南鹤壁,为了应对因煤炭开采而出现的采空区问题,1992年开始在老城区40公里外的地方建设新区,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建设新区的地级市。然而,这个建设时间已经长达20多年的新区,到目前为止,还是个空心之城。建议:如今面对着大好的发展机遇----沿海城市建设投资加速向内地转移,但是必须牢牢的抓住对的政策,脚踏实地实施对的政策,才能做到真正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目前鹤壁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捷径;及时解决对城镇化的本质认识不清,总体规划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土地制度不完善,政府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新型城镇化不仅化“地”更要化“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文化建设为依托;注重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特征及经验借鉴;树立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新型城市文化观念,树立城市精明增长的观念;构建新型城市产业分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完善户籍管理、集体土地流转、社会保障等各项机制,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新老区协调发展,实现新老区共生共荣。

只有认清形势,大胆改革创新,年轻一代人智慧与心血的奉献,家乡才能越来越美好,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

第三篇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有其起因,我国当前的现状决定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在于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是因为她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文化。在这异彩纷呈的文化中,非物质文化最具有传承性和最具有时代的特征。它经过历代相沿而积久形成的风尚、习惯和礼仪等在历史的推移中缓慢变化与发展。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干秋万代传承的根本,它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大潮和全球范围的经济一体化来势凶猛,在这样的形式下,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在危境之中,同时正在逐渐地被现代化大潮中的强势文化所侵蚀着。然而,当人们重新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时,保护与传承己经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肩负的历史重任。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起因对于许多人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个陌生的课题。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日程上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中于世纪之交启动的一个新项目,在这一项目中还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于2001年公布了世界十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亚洲有四项,其

中中国的昆曲入选。根据教科文组织制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被列入其中的作品,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杰出艺术价值的非文字形式表现的传统民间艺术,突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认同、而又因种种原因濒临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具体而言,这些文化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道具、服装制作工艺;舞蹈,如民间民族节日舞蹈、祭祀、礼仪;音乐,如各类民间音乐及乐器制作工艺;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各种精湛杰出的传统工艺、手工艺,如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塑和剪纸等。这些非物质文化形式用人民的生存行为和生存情感构筑成了一部文化史,不幸的是这部生命之书已被人们长期冷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或者说它之所以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一方面我们在告别古老的农耕传统,另一方面我们正迅速追赶着西方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对立的思维定势”,这种定势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每当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到某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便是该地域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其他的如物质方式、价值观念等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习俗及不同生存价值被忽略,被强势文化所统辖和垄断。但实际上经济的迅猛发展并没有解决人类和谐生存的精神问题,带来的却是幸福的概念被物质化,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平衡被严重打破。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文化的本土化问题、关注人类生存的根系、关注不同族群的史生命记忆和独特的生存象征以及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开始关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存在与可持续发展。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和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鉴于此,目前世界各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0届大会决定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并于2000年在巴黎总部召开首次“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委会议以来,我国文化部、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许多高校己开始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事业

之中,从而揭开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

1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2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

3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突破。

(3)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同级政府批准公布,并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重视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组织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鉴别真伪。经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单位可以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并予以妥善保管。采取有措施,防止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流出境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要予以保护,对已被确定为文物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探索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的

方式。在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社区、乡村,开展创建民间传统文化之乡的活动。

(4)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由文化部牵头,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化行政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和检查监督制度。

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为创建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积累经验。

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

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5)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非物

第四篇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院系:文化产业研究院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业:民族文化产业

姓名:亓翠娟

学号:1201001467

我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中国佛桃之乡”山东省肥城市。肥城市地处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是资源丰富的鲁中宝地,闻名中外的肥桃之乡。肥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称“君子之邑”,是左丘明的家乡,商圣范蠡最后的定居之地;境内还有孔子、颜渊、李白等历史名人交游的名胜古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到2010年为止,肥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1类37项。其中,民间文学类包括共泥马渡康王、穆阁寨的传说、肥桃的来历、范蠡传说、李邦珍与“胡氏”之墓、栾家林与老县城、卧虎城传说、望鲁泉的传说、孙膑孙伯云蒙山、孙家小庄的传说、虞舜仁孝感后母十一项;民间美术类是夏氏石刻;民间音乐类包括梁氏唢呐和砖舍李氏唢呐;民间舞蹈类是高跷牌坊;民间手工技艺类包括白窑土陶烧制、扎龙灯、徐氏锡具和葛氏捧瓷;生产商贸习俗类包括肥城桃栽培技艺、下庄-“泰山极顶”生姜、王晋甜瓜和东虎门柿子;消费习俗类包括开口笑露馅式水饺、孔庄绿豆粉皮、大辛庄犬肉和河岔口鸭蛋;民间信仰类是桃木雕刻民俗;文化空间类包括岱阳观庙会、石横四月八庙会和宝金山庙会;传统医药类包括梁氏正骨、“余庆堂”治疮秘方、范氏治疗咽炎、河岔口“杨氏膏药”和苏氏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是石横传统武术。

所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肥城丰富文化系统的一个有机总成部分,它们都是肥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勤劳聪慧的肥城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获得的无价之宝,是肥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现在我主要介绍的就是与肥城桃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肥桃又名佛桃、寿桃,被誉为“群桃之冠”,素有“天上蟠桃,人间肥桃”之说,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自明朝起即为贡品。早在1995年,肥城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

关于肥桃的来历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在肥城的白云山下,住着王老汉一家。他个子瘦小,年逾花甲,家里一贫如洗,只好在山坡上用茅草搭起了三间破草房,全家人在此艰难度日。虽然日子过得很难,但王老汉特别喜欢桃树,房前屋后,地头坡下都种上了桃树。每当清明前后桃花盛开的时候和中秋前后桃子成熟的时候,王老汉都会坐在桃树下,叼着旱烟袋,滋滋有味地观赏自己的成果。可是,有一年,天大旱,庄稼颗粒不收,王老汉的桃树也像得了瘟疫一样无精打采。人们无法生活下去,王老汉一家也只好随着逃荒的人四处乞讨。后来王老汉

终于支撑不住,一病不起,临终前,他爬到庙前,祈求老天爷下点雨,救救可怜的老百姓,但老天爷始终没睁眼,龙王爷也没有抬头。王老汉含恨而死。王老汉死后,王老婆婆的日子更加艰难,也一病不起。家里所有的担子都落在了儿子王孝身上。为了给老母亲治病,儿子把种的桃子全部卖了,钱还是不够,还有一味贵重的营养药配不上。儿子想,药不全,治不好病,便焦急地问大夫:“这味药有什么可以代替吗?”大夫回答道:“有,需要你腿上的二两肉即可。”儿子听完,二话没说,回到家中,取出菜刀,从腿上割下了一块肉,为母亲煎药服用。皇天不负有心人,王老婆婆的病真的就慢慢好了。这件事正好给准备到泰山参加王母娘娘蟠桃会的七仙女看到了,七仙女被王老汉儿子的孝心所打动,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王母娘娘,并请求降福人间。王母娘娘听后很感动,便将一棵硕大的仙桃核投落到肥城白云山王老汉的桃园中。后来,桃核长成一株桃树,结的桃肥大、汁甜,每个都半斤以上,人们都赞不绝口。从此,这一家,这一带逐渐富裕起来,桃树也繁衍开来,一片一片铺满山坡,成了驰名中外、群桃之冠的肥桃之乡。

这一传说故事增添了肥桃的神秘色彩,使人们不禁更加爱惜肥桃,这一传说也代代流传了下来。

桃木雕刻习俗也已经被评为肥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众所周知桃木有避邪的功能,《辞源》、《太平御览》、《左传》等著作中都有对桃木避邪功能的记载。

在肥城境内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肥城的桃木最能避邪。传说,很久以前,在肥城县城以西,有一山名叫陶(桃)山,陶山至小泰山之间,环绕山顶的是无数的悬崖峭壁,在峭壁上有七十二个洞穴,而且每个洞内都有妖魔鬼怪。每当夜幕降临时,七十二个洞内的妖怪便钻出洞来,闯进肥城,祸害百姓,导致涂炭生灵。此事传到了东海度朔山,山上的神荼、郁垒二神听后怒不可遏,他们飞速来到肥城,就地取材,折桃枝为武器,将妖魔鬼怪打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侥幸逃走的妖怪看见桃枝便魂飞魄散。因为东海与肥城呈西北--东南走向,神郁二神走到肥城所折桃枝是朝东南的,所以朝东南的桃枝便有了灵气。此后,当地百姓便将朝东南的桃木枝折下,或做成宝剑悬挂在室内,或刻成桃人、桃符悬挂在梁上、门后,妖魔鬼怪闻风而逃,再也不敢近前了。由此可见,似乎只有肥城的桃木才是真正的“降妖木”。

如今肥城桃木雕刻工艺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获得了产业式的发展,将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化方式相融合给肥城的百姓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应。到目前为止已有肥城市福临桃木工艺品厂、肥城鲁宝阁桃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肥城市民政桃木工艺品厂、山东肥城桃艺轩桃木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肥城市昌盛桃木工艺品厂、肥城市祥瑞桃木工艺品公司、等专门从事桃木加工的企业。

它们的产品主要有桃木剑系列、桃木斧子系列、桃木如意、台屏系列、桃木挂件系列、摆件系列、桃木办公系列、车挂系列、家居工艺品系列、饰品系列、桃木梳子系列等。所有这些都是以桃木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

为了使肥城桃文化获得持久的活力,肥城市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当属一年一度的“肥城桃花节暨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中国肥城“桃花节”自2002年首次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届,让肥城市的桃农、商家和政府都看到了“桃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以桃花为媒,向外延扩张的“桃经济”发展之路,俨然成了诸人关注的焦点。如今“肥城桃花节”已发展成为国内“四大桃花节”之一,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出来。“桃花节”俨然成了肥城市重点打造的“大工程”,借助“桃花节”的名声,肥城市与肥桃相关的产业基本上都被带活了。2010年全市肥城桃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总产量达到2亿公斤;面积和产量比2003年翻一番;绿色食品肥城桃产量达到1.2亿公斤,加工企业年加工鲜桃8000万公斤;出口鲜桃及加工产品400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

肥城桃木旅游商品城项目现在不仅是肥城市为推介桃木工艺而建设的主导项目,也是泰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国肥城桃木旅游商品城是充分利用肥城市丰富的桃木资源,弘扬桃木吉祥文化底蕴的大型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基地,也是该市着力打造的“一城一泉、两节两园”特色旅游品牌之

一。中国肥城桃木旅游商品城于2006年11月筹建,2007年4月开城,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按照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进行建设,规划建设桃文化展示区、信息服务平台、餐饮服务区、休闲娱乐区、灯具家饰商城八大部分。规划到2012年,桃木旅游商品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销售收入共计增长50%,期末达到6亿元;缴纳税金年均增长20%,期末达到400万元;建成区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增长一倍以上。入区企业年增20家,期末达到200家以上;从业人员年增100人,期末达到1600人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亿元以上,增加1.4亿元。

目前肥城市正在建设中国桃文化博物馆,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所有这些努力定会促进肥城桃的蓬勃发展,进一步造福当地百姓,造福社会。

现在以桃文化、桃木工艺为基础的肥城市桃木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第五篇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指集中开展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或定期展现特定事件的时间,这种空间和时间因其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1、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传统手工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六篇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撷萃

国家级

一、黄帝祭典

黄帝祭典是至今存续在浙江省缙云县一种以黄帝为祭祀对象的传统的中华始祖崇拜礼俗。

缙云的黄帝祭典最早可追溯晋代,建在缙云县苍龙峡口鼎湖峰下的缙云堂,是史籍记载中国南方祭祀黄帝的最早建筑物。

传承至今的缙云黄帝祭典,分春(清明)秋(重阳)二祭,祭祀礼仪基本相同,地点在仙都鼎湖峰下的黄帝祠宇。祭拜人员分主祭、陪祭、参祭等。

缙云“黄帝祭典”是长期流传于中国南方的祭祀礼仪,它明显区别于中国北方的黄帝祭典。这种在江南山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山地农耕文明中形成的、颇具特色的一种传统祭祀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同时也保存了中国南方民间尊宗敬祖的许多传统习俗。

二、张山寨七七会

“张山寨七七会”是存续在浙江省缙云县胡源乡张山寨于农历七夕举办的民

俗活动。

张山寨献山庙位于胡源乡招序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

“张山寨七七会”主要活动有:设立案坛、上寨迎轿、巡游祈福、献戏斗台、山寨守夜、会案表演、祭拜归位等。

“张山寨七七会”至今仍沿用明万历例规,是缙云民俗历史的缩影,又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民间艺术表演平台。“张山寨七七会”活动涵盖了地方神信仰崇拜。地方性婚姻习俗、以及竞技表演等诸多内容,它对于研究浙南山乡民俗文化的演进、浙南民间戏剧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研究价值。

三、迎罗汉

迎罗汉是浙江省缙云县农村传统节日活动中表演的一项集武术、民俗于一体的

民间游艺表现形式。

迎罗汉活动一般由多个罗汉班参加,排于队首的罗汉,是由青壮年装扮成的兵勇将士。紧随其后的是一组骑在父亲背上的三、五岁罗汉孙,装扮成民间传统戏剧中的各类英雄或各路神仙。

表演程式主要有罗汉阵、耍武、叠罗汉等。

迎罗汉表演都在鼓乐伴奏下进行,伴奏乐器主要为先锋和锣鼓。

省级

一、缙云婺剧

历史上的缙云地处婺、处二府交界其行政区划时而划归处州,时而划归婺州。

缙云婺剧包括“徽戏”、“乱弹”、“昆腔”、“高腔”、“滩簧”、“时调”六大声腔,以徽戏为主调,同时又兼具处、婺两地传统特色。

二、缙云杂剧

“缙云杂剧”成形于宋元,是一种充满乡土气息、并广泛流传于缙云乡村的民间戏剧,它包括缙云的“小唱班”、“的笃班”、“香丁班”、“采茶班”等民间表演艺术。

缙云杂剧所表演的的题材多为歌颂正义、鞭挞丑恶,寓教于嬉笑戏谑之中。音乐及唱腔朴实明快,优美动听。

三、缙云歌谣

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缙云,地处浙西南山区。千百年来,这里的百姓长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在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中,用方言口头创作的歌谣便成了人们减轻压力、抒发情怀和自娱自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缙云歌谣分民歌、民谣两大类。

缙云歌谣根据其基本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六大类:劳动歌谣、时政歌谣、仪式歌谣、爱情歌谣、生活歌谣、儿童歌谣。

四、缙云丝竹锣鼓

缙云最早的丝竹锣鼓,始于东晋缙云山中的“缙云堂”祭祀祖先的道教音乐。缙云的丝竹锣鼓,由于曲调悠扬,节奏明快,金声玉振,高亢激越,具有非常独特的地方音乐特色,深为缙云广大民众所喜爱。缙云丝竹锣鼓有坐奏和行奏两种演奏形式。

缙云丝竹锣鼓的曲调融合了道教音乐、缙云山歌、小调、以及高、昆、徽、乱、淮各路曲牌,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五、独角台场

缙云盲人以演奏乞讨的这种方式,逐步演化成早期的“独角台场”。

艺人用双手、双脚和嘴巴同时操控十几种乐器,靠脚的踏蹬、手的敲拉、口的鼓吹来演奏打击乐、管弦乐等各种复杂的乐曲,一个人就代替了一个功能俱全的乐队。一般都是十多人一起演奏的《闹台场》,却一个人就能从头到尾把它演奏下来,“独角台场”因此得名。

六、钢叉舞

钢叉俗称“响铃叉”,钢叉舞是流传于缙云一种以钢叉为道具的古老民间表演艺术。主要分布于缙云的壶镇、前路、东方、胡源、溶江、大洋、方川、新建等乡镇。其中壶镇金竹村的钢叉舞最具代表性。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公诞日这天,金竹村民都要举行“迎案”活动。钢叉舞是

迎案活动的一个必演项目,原先只有三、五人舞钢叉,后来,随着舞叉人员的不断增加,动作不断完善,技艺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分离出单独表演的“钢叉舞”。

七、上宕功夫

“上宕功夫”因地而得名。

上宕村位于缙云县胡源乡,与海拔1216米的古方山遥相呼应。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宕功夫的种类繁多,南拳北腿、兵器阵法皆通,然以棍法最为出名。上宕各类棍法中,又以上宕先祖独创的“一支香”最具代表性。“一支香”的特点是快、准、狠,一招制敌。

八、缙云剪纸

剪纸是缙云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江南山乡风格。缙云剪纸的工序:熏样,订样,剪纸,拆钉。

缙云剪纸大多以戏曲为题材,兼有鸟兽虫鱼等作品,构思巧妙,动势夸张,阴阳结合,以形寓神。

九、缙云根雕

缙云根雕是雕刻艺人以树根为材料进行创作的一项民间美术项目。缙云地处浙西南山区,雕刻技艺与东阳木雕一脉相承。缙云根雕崇尚天人合一,讲究天趣美感,追求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体现了老庄哲学中的中国传统古典美学思想。根雕的创作流程:取形,去皮,定型,表面处理。

十、缙云古雕

1.3亿年前,缙云一带出现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由火山灰凝结而成的凝灰岩几乎覆盖了整个缙云,储量十分丰富。

缙云石雕根据不同用途,主要分为:建筑类、用具类、工艺类、墓葬类四种。缙云石雕工艺一般分:设计放样、选材取料、雕刻加工、抛光组装等四道工序。

十一、河阳古民居营建技艺

河阳古民居始建于五代末期,主体格局属元代建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建筑艺术既有徽派风格,有体现缙云地方特色。

河阳古民居根据古代中国风水理念进行布局,依照山川地势,坐北朝南,阴阳互补。现存的一溪两坑的水系、一街五巷的布局系典型的元代村落遗存,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学原理精髓。

十二、土布纺织技艺

缙云自古有男耕女织的传统,土布纺织历史十分悠久。

缙云的土布纺织技艺原来十分发达几乎家家户户的布匹都能自给自足。

土布纺织技艺的基本原理,就是经线和纬线按一定顺序和密度,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长度尺寸排列进行交织。

缙云土布纺织技艺从选料、纺线到上机、纺织,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滚棉,纺线,煮线,浆线,打筒,缨线,收线,穿扣,整经疏线,穿缯,第二次穿扣,制梭,织布。

十三、田氏传统接骨术

田氏传统接骨术创始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开骨伤医馆于胪膛。

田氏传统接骨术,是以心手合一、手随心动的手法,对断骨进行准确复位、固定,再辅以秘传方剂膏丹丸散的传统接骨术。

田氏传统接骨术的精华集中在田氏自创的接骨手法和自制的田氏东方膏药以及一系列汤药、粉剂、洗剂、药膏。

田氏传统接骨术主要诊疗步骤:整体辨症、手法接骨、药膏外敷、柳板固定、综合调理。

十四、关公案

“关公案”是缙云百姓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祭祀关公为平台,汇聚民间竞技、歌舞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缙云“关公案”以壶镇镇金竹村最具代表性。

“关公案”活动程式主要分:祭旗祀案、请神起案、祈福会案、神龛交界、焚马谢案等五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