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作文范文
导航

文化生态建设

2020-12

篇一:《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

龙源期刊网.

大力推进美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

作者:郭世松

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第04期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在乡村。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由农业部发起、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是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个性、记住游子乡愁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和有效形式。

党中央非常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李克强总理对“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作出批示,强调各地区、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突出农村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创建。

一、美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意义重大

1.美丽乡村的文化生态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状态

乡村作为一个与城市相对应、相对独立的生态和社会单元,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着眼点和归宿必然是把人的需求放在最中心的位置上加以考虑,追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环境、资源和人的发展问题,是美丽乡村创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就是以人为本,以乡村为单元,通过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态功能得到最大实现,从而满足人的需求,营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乡村。

篇二:《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致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的一封信中提到: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法律政策保障和规范,而且还需要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树立起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公众和社会意识,成为人人自觉的行为,建立起生态环境文化。为此,本报特约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鸿撰写了《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如本文中提到的,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文化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编者按

文化和文明的生态学内涵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也研究人类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文化即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文化生态建设}.

人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即是人类文化。作为生物的人,人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使人类产生了不同的人种,产生了不同的体质形态及生理、生化等特征方面出现差异的人群。作为社会的人,人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自己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从而形成了由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的宏大的文化体系。不同历史时代以不同的文化层次作为主流,并以此成为特定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由于有了文化,人类创造了文明。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来对文明作一定义,可以说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也可理解为文化的地理、时间和空间的三维进程。因为,人类与环境应该是协同进化的。人类用文化来适应环境,也用文化来改造环境,环境在进化,从原始的自然环境进化到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复合环境。人类的社会生态适应也在进化,从而有了人类的文化演进。当然,如果某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与环境协同进化,就会导致生态危机、资源耗尽,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态危机——战争、疾病等。人类最后无法用文化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环境的退化和文明的衰亡。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希腊神话中的古文明(其实是真实存在过的文明)、撒哈拉文明等诸多文明的消亡,都是人类的文化不适应环境造成的。

有人曾用这样的话来勾画一些古文明的消亡:“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虽是一句较夸张的话语,但用它来形容某些文明的消亡,却是再生动不过的了。

什么是文明消亡和延续的真正原因呢?许多历史学家把古文明消亡的原因归咎于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而很少注意到与文明相依存的生态环境。实际上,文明是人类在保持与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不断导致进步的一种状态。古代的战争往往以争夺土地和土地上丰厚的自然资源为目的,战争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销毁。只要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还存在,文明就只是统治者或统治民族的更替、朝代的变迁而已。而真正使一个古代文明彻底消亡的原因,是支撑这个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破坏。当然,战争和其他方面诸多的因素,可以加速自然资源的耗尽。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也面临着文明古国的绿色悲哀和严峻的生态危机。我们必须反思自己的文化,并用生态文化来创建新的生态文明,创建和谐美满的生态社会。生态文化重在人与自然协同发展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人类创造了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文化以促进文化的进货来适应变化的环境。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文化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这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还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

境为代价的生态产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绿色生态运动、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

生态文化包括了广义的生态文化,即物质文明的生态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狭义的生态文化主要谈的是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

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当今和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人力资本,人口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可持续发展是起点和前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终点和目标;而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实现总体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性,需要认真地管理人类生态系统,并保证人类生态系统的健康。人类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包括了人类生态系统的活力的保持,也就是正常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系统遭遇各种自然灾害的恢复能力;人类生态系统的产品提供、调节、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等诸多服务功能的维持以及人类健康的保证。建设以清洁生产为核心、倡导扣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绿色GDP理念,实现“循环、共生、稳生”的生产产业的蓬勃发展。

精神文明的生态文化建设包括了生态体制、生态社会及生态社会风气建设两大方面。

生态体制建设是生态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一个国家,必须形成科学的生态政治空气,制定出保护环境的政策、法制、法规,这个国家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才会有希望。而一个国家的环境政策是一个国家保护环境的大政方针,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环境立法和环境管理,也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环境整体状况。我国在人口问题上的失误与“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正反两面的教训,十分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必须看到,生态政策具有前瞻性和远见性,不能等到生态问题成了堆才制定相关的生态政策;同时,生态政策的正确与否,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巨大的。生态政策的错误往往会造成不可逆的环境影响和环境破坏,往往不是纠正错误路线就能解决的。中国沉重的人口包袱和全国生态破坏的现状,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制定正确的生态政策,必须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目前强调的经济政策的环境保护一票否决权,正是对生态政策的高度重视的体现。制定和执行生态政策,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因此,必须把生态政策和生态政绩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首要标志。同时,还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立法和执法的距离相距甚远,不能把问题都归咎于法制不健全,而应该在缩小立法和执法的距离上狠下功夫。

生态社会和生态社会风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把生态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和全球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建设生态文化社区。一个社会,只有人民具有了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只有全民和全社会的公众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因为,环境和生态安全是和谐社会的根基。

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镜子。研究生态文化,就要对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对人类社会进行生态学透视,对已有的文化多样性进行辨析,从教训中总结人类与环境协同发展的经验,从而使人类社会在保护生物圈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地球家园的同时得以持续发展。

中国有的学者提出建立人类新文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的观点,并把农业文明称之为“黄色文明”,而把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称之为“黑色文明”。因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发展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

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最终也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当今,“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的最强音,一个环境保护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这一浪潮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预示着人类史上的一场“生态文化革命”即将来临。这场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它,人类将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摒弃以经济的单纯增长的黑色GDP概念,积极推进生态有价的绿色GDP和循环经济。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

篇三:《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之我见》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之我见

方忠敬

一、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生态文化的基本界定

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本节认为,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也可以把生态文化理解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广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自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文化生态建设}.

具体讲,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认识、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二)生态文化的主要特征

从研究对象而言,生态文化是一种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它是与有关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文化或人文文化概念相对应的一种新的文化观念。社会文化要探讨和解决的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化要探讨和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本质属性而言,生态文化是一种涉及社会性的人与自然性的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它与属于社会科学的传统人文文化不同,是一种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有关系的一种全新的、交叉的先进文化。从其本质属性看,生态文化是生态生产力的客观反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渗透于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

从价值功能而言,生态文化的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能正确指导人们处理好个人与自然之间的个体利益关系;能科学地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尤其是后者,能使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从时空跨度而言,生态文化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具有跨国界的地域性。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一脉相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同时,生态文化是属于人类的“文化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从形态载体而言,生态文化分为有形载体和隐形载体两大类。有形载体包括森林、湿地、荒漠绿洲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城市、乡村、田园等人工生态系统。隐形载体包括:生态制度文化、生态心理文化以及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文学艺术、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等。

二、生态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生态学原本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然而,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科学迅速发展成为与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群,特别是生态科学人文化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

交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形成了生态文化思潮。生态文化产生于20世纪,既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又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一)生态文化的思想渊源

生态文化中的不少重要思想,可以在古代思想中找到它的胚胎或萌芽。中西古代都有不少关于环境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等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特别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思想遗产。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是宇宙自然演化所生,人与万物一体,同属自然界。如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从此思想出发,教导人们要与万物为友,与自然和谐一致。《礼记·中庸》主张:“参天地之化育”,即参与自然创造和养育万物的进化过程,而不是以戡天役物的态度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2、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

《易经》说:“生生之谓易”,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老子说:“生之畜,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意谓繁殖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助万物生长不自恃有功,引领万物而宰制它们。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说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同胞,而且要扩展到爱护自然环境,珍惜自然资源。3、主张对生物资源顺时取用,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管子·人观》曰:“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曾子

说:“林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吕氏春秋·义赏》云:“竭泽而鱼,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4、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尚书·太甲上》曰:“惟怀永图”。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曰“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倡导“远谋近功”,为后人造福。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思想具有朴素性,萌芽性,零散性等特点,不能与当代生态文化观同日而语,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正如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位高级研究员所指出的:“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和哲学有两个对当今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主题: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对家庭的承诺。中国的传统和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现代化观念是一致的——即在不损害子孙后代可能的选择和自然环境健康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确蕴含着许多现代生态文化观的宝贵思想萌芽,以致现代西方人纷纷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中去寻找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答案。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文化的思想观点,运用到生态文化建设之中。

(二)生态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自文艺复兴时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兴起,近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胜利,造就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奇迹,把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推进到工业文明时代。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大步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波澜壮阔的局面。由此,人类从古代对自然力的崇拜,转向

对科学技术的崇拜,人们相信科学技术具有无穷的魅力,它可以为人类从自然界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造成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人的能动性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人类俨然以自然统治者和主宰者自居,发出了“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仿佛整个自然界是以人类为中心,人类依靠掌握的科学技术,毫无顾忌地开发自然,掠夺自然。因此,在整个工业文明时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是人的“奴隶”。“人天对立”是这一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特征。这种对立关系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的后期,由于人类征服自然造成的破坏性和负效应日益显露出来,逐步发展到了极其尖锐的地步。

早在19世纪中叶,恩格斯就提醒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工业文明时代的早期阶段,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但是,那时候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只是暂时的或局部性的,未能引起或不足以引起人类的重视。到了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认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大大提高和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是“竭泽而渔”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由此造成了人类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以及人们补偿自然资源消耗的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结果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加剧,气候发生异常,自然资源枯竭,稀有动物面临灭绝,热带雨林缩小,非洲沙漠扩张,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与困境,人类不得不开始重新反省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重新评价人类对自然的索取掠夺行为,重新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走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困境,消除人类与自然紧

篇四:《保护文化生态推进文化建设》

保护文化生态推进文化建设

1、什么是文化生态?

就是原封不动得保留历史文化遗产、传统风格等人类历史文明。

2、文化生态的特点{文化生态建设}.

文化生态具有民族性;历史传承性;不可再生性,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传统风格一旦变异,人居环境一旦破坏,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因此在文化生态上绝不能搞“先拆毁、后重建”。

3、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哪些危害性?

①破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②使人的心灵受到腐蚀伤害;③败坏社会风气;④有损国家和民族的形象;⑤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⑥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⑦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4、生活中破坏文化生态的行为有哪些?

光着膀子搂住圣人雕像的脖子拍照,甚至骑在黄帝的头上张牙舞爪;在旅游景区乱写乱画、到处留言;为搞形象工程而拆毁古老建筑;对古村落、古技艺不管不问任其破损或遗失等。

5、保护文化生态有何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保护和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②有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③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④有利于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⑤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⑥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等。

6、保护文化生态应坚持的方针和原则:

方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原则:坚持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原则,坚持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原则,坚持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7、为加强文化生态保护提一些合理化建议。{文化生态建设}.

①将文化生态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②选择若干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街道、社区或乡镇、村落等,作为实施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③建立文化生态档案和数据库;④对文化生态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地区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⑤将文化生态保护知识纳入当地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要设置文化生态保护的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文化生态保护专业人才,为文化生态保护提供人才支撑;⑦加强对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增强人们自觉参与文化生态保护的意识,努力营造文化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等。

8、列举河南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木兰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愚公移山传说、朱仙镇木版年画、唢呐、豫剧、曲剧、皮影戏、河洛大鼓、河南坠子、唐三彩、汴绣工艺,马街书会、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少林功夫、太极拳、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等。介绍:朱仙镇木版年画: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构图饱满,线条粗扩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

河南物质文化遗产:郑州二七纪念塔、洛阳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安阳殷墟等。介绍: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南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

余品。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篇五:《城市文化生态与现代城市文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城市文化生态与现代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顾延生

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年第01期

回首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历30载。审视30年的历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中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快速城市化的推动下,正朝着城市社会迈进。据预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到2020年将超过60%,中国的城市正在成为区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战略中心。然而当我们审视迅速壮大的城市的时候,我们发现,城市在建设了许多的高楼大厦、绿地广场,形式上现代化了的同时往往缺少了现代城市的神韵——城市文化的独特体现。城市文化建设的滞后,使城市成为了缺乏灵魂的巨人。而且,在我们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的同时,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也长驱直入,使我国的文化生态,尤其是城市的文化生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中共十七大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一、城市的本质与城市文化生态

1.城市与城市的本质

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的法律涵义,是指直辖市、建制市和建制镇。一般来说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2.文化、生态与城市文化生态

文化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在人们的观念形态及其创造物上的反映,是社会整体文明之总和。在生态学中,生态是生命体通过同化和异化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互动关系,生态系统是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结合所构成的体系。运用生态学透视文化的运动和发展,可以看到,就像任何一个生命体,任何一种生物离不开其特定的生存环境,总是与其它生命体、生物及各种生存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样,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也是在与其它文化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交流互动中演化发展着,因而,完全可以把文化体系类比为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从生态的角度研究文化,是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的演化发展规律。

3.文化生态的特点

篇六:《关于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905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文化部会同农业部办理

提案人:潘鲁生

主题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文化生态建设}.

内容:

农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母体,农村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生态不仅关系到6.5亿农村人口的精神生态、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影响地域意义上达城市建成区面积320倍的广大农村的发展动力,而且保存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的根脉。农村文化生态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严重影响民族文化发展。作为历史积淀的母体文化,如果不断遭到破坏,所谓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引起重视。

一、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主体缺位。农村文化生态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的问题,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缺失的问题。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留守人口中妇女、儿童、老人比例较大。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且以青壮年以及在农村人口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群为主。早在2010年外出农民工中“80后”新生代农民工比例达58.49%,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88.4%和93.8%。另一方面,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例达89%,其中44%人口为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此外,早在200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已为7.69%,标志着我国农村已进入老龄社会。{文化生态建设}.

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主体缺位。一方面,国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无法辐射到接受程度更强的青年农民,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服务效力减弱;另一方面,农村留守人群具有年龄、文化程度等自身局限,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不足,直接造成农村文化传统的断裂,减弱了农村文化的自身循环和发展后劲。

2、资源流失。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但一段时期以来,包括传统村落空间、民俗民艺样式、文化传承人以及可发展生产的文化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文化资源流失加剧。从文化空间上看,承载丰厚文化生态的传统村落急剧消失,截至2011年,有65万余村级组织,仅存传统村落2000至3000个,比例为二百甚至三百分之一。从民间文艺样式看,以农村为母体的民间文艺资源流失加剧,据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在我国764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的品种陷入濒危状态,甚至已经停产。从文化传承人的角度看,在大量农村青壮年离乡背土涌向城市的同时,生长在乡土之中、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的民俗民艺面临后继无人、人亡艺绝的危机。据统计1979年至2006年,我国共评出36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已有1/5去世。在现有的3025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中,仍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仅有20%。目前每年加入到传统手工艺领域的青年数量不足1%。从传统文化资源的生产开发看,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转化,农村手工艺生产贴牌、代工现象普遍,手艺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一些传统技艺和文化在来样加工、订单生产过程中丧失知识产权,且被异化,甚至消失遗忘。同时,民俗民艺项目活动得不到有效文化传承,在盲目的市场开发过程中,被异化,丧失原有的文化意味和认同感、凝聚力,甚至遭到消解和破坏。

究其原因,虽然农村文化本身是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的产物,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相应冲击和影响,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数千年积累传承的传统文化资源以不同形式加速流失,也与我们对农村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对农村文化生态的保护意识淡薄,以及长期以来在政策上强调“文化下乡”,较为片面地以城市同化农村文化,在文化投入上注重广播电视等现代文化建设投入,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投入不足等有着密切关系,忽视了民间文化自身的价值。

3、精神饥荒。生活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贫困。由于乡土文化凝聚力减弱,文化认同开始下降,中国传统原有文化模式对农民思想行为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减弱,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消失,引发当代农村的民风民俗、伦理道德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在文化生活方面较为匮乏,调查显示,文化消费一直被认为是乡村社会的奢侈品。文化消费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农村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一般以听广播看电视、打牌下棋为主。据人民网2013春节报道,当前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形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看电视(90.7%)、闲聊(84.5%)和打牌赌博(73.7%)。特别是在春节,赌博活动比例剧增,甚至有农民工在节日赌桌上输掉一年打工收入。类似情况触目惊心。

4、发展受限。一段时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没能与农村生产生活充分结合。因过度强调城市化进程,所谓城市“文化下乡”以及消灭所谓的“城乡差别”,往往把农村当成了没有文化的区域,切断传统意义上的“乡土文化”之根,直接对文化生态构成人为破坏,引发文化的“水土流失”。一方面,传统乡土文化被边缘化,恋土情节趋于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农村“空心化”问题,农业生产缺乏科技吸引力,农村生活缺乏文化活力,村庄格局缺乏协调性推进,制约农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结构缺乏内在的文化支撑,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缺乏文化认同,并导致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其精神素养和知识技术等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发具体的社会问题并对城市相关产业提升与发展也构成影响。

二、加强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建议

1、实施青年农民“固土”培训计划。在产业劳动力自然转移流动的同时,实施青年农民人力资源培训的“固土”计划,即以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手工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农民培训与补贴优惠措施结合,鼓励并留住一部分青壮年农民扎根乡土,以更高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能力发展农业生产,或结合特色民间文化发展手工艺等农村副业,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缓解“空心化”以及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并通过转岗培训解决农民工回流安置问题。

2、设立农村传统文化发展资助项目。改变以往重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文化建设投

入的格局,加大特色文化、传统文化扶持和投入力度。尤其要注意填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农村日常生产生活之间的空当,关注尚未纳入“非遗”范围的普通文化习俗、活动或技艺,对相关民俗民艺等传统文化活动、传承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资助,鼓励和支持富有特色、具有历史传承内涵的农村文化活动。如对农村“手艺大师”、“农民手工艺合作社”以及历史性特色化民艺民俗活动给予资金支持。

3、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发挥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手工艺、乡村旅游、地方土特产等农村文化产业。出台《国家中长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设立相应组织机构统筹管理,将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重点向农村文化产业方面适当倾斜,加快制定相关农村文化产业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健全相关产权交易与融资平台,加强商标注册与保护,开展“国家农村手艺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实施“农村手艺进城市”计划,形成“文化支农,文化惠农,文化富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4、加强农村特色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变单纯的“送文化”、“种文化”等城市文化输入模式,以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为出发点,开展文化基础设施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结合农村特色手工艺资源建立“手艺传习所”,鼓励专业化、职业化地传习传统技艺,并接纳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参观学习,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成立“农村特色文化服务中心”,探索政府出资、企业参与、行业协会主办、机构联办的管理模式,为农村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信息咨询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展示交易平台”、“质量检测平台”以及“成果转化平台”等服务管理平台,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

5、加强县志、乡史、村刊等出版和农村博物馆建设工作。参考国外农村文化建设经验,发挥我国传统修史立志传统,鼓励和支持县志、乡史、村刊等文化出版工作。通过修史立志、留存活态档案等,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具体可通过印制村庄明信片,创办村刊,编纂乡史,创办自己的网站,举办读书节等各种文化活动,使每一位普通农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