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写作技巧
导航

学会忍耐500

2020-12

篇一:《为人处事的技巧(500字)》

为人处事的技巧——职场篇

1.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首先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如果自己没错(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就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一下对方的感觉。

2.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环境永远不会来适应你。即使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痛苦的过程。

3.大方一点。不会大方就学大方一点。如果大方真的会让你很心疼,那就装大方一点。

4.低调一点,低调一点,再低调一点(要比临时工还要低调,可能在别人眼中你还不如一个干了几年的临时工呢)。

5.嘴要甜,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会夸奖人。好的夸奖,会让人产生愉悦感,但不要过头到令人反感)。

6.如果你觉得最近一段时间工作顺利的不得了,那你就要加小心了。

7.有礼貌。打招呼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以长辈的称呼和年纪大的人沟通,因为你就是不折不扣小子辈。

8.

少说多做。言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9.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10.

11.

12.

上并信以为真。

13.

手高眼低。遵守时间,但不要期望别人也遵守时间。信首诺言,但不要轻易许诺。更不要把别人对你的承诺一直记在心不要向同事借钱,如果借了,那么一定要准时还。

14.不要借钱给同事,如果不得不借,那么就当送给他好了。

15.不要推脱责任(即使是别人的责任)。

16.在一个同事的后面不要说另一个同事的坏话。要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要微笑。{学会忍耐500}.

17.避免和同事公开对立(包括公开提出反对意见,激烈的更不可取)。

18.经常帮助别人,但是不能让被帮的人觉得理所应当。

19.说实话会让你倒大霉。

20.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21.经常检查自己是不是又自负了,又骄傲了,又看不起别人了。(即使你有通天之才没有别人的合作和帮助也是白搭)

篇二:《(严谨500字演讲)谨于言慎于行》

谨于言慎于行

XXX系XXX班XXX

《礼记》中有“谨于言而慎于行”的说法。汉语词典对“严谨”一词的解释是:“严密谨慎,办事严谨”,一般是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严肃、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严谨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职业素质,是责任心的最好体现。严谨是“治学之人的修身之道”;是“追梦之人的成功之道”;是“国家的兴旺之道”。孔子曾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方孝孺的话时常在我们耳边回响:“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所以说严谨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素养。

巴甫洛夫说:“要养成严谨和忍耐的习惯,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细小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

因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定了一份严谨目标:

1、强化严谨的态度

严谨事关效率,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离开严谨必功亏一篑,一事无成。

2、形成严谨做事风格{学会忍耐500}.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既然选择了去做一件事情,就要用心去做,本着追求完美,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3、培养严谨的习惯

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见习惯是在一天天的生活中养成的,严谨做人,严谨做事,在每天的生活

和学习中认真严格要求自己,让严谨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风格,而且是一种习惯。

篇三:《500道单选附答案解析》

招教专题解析-500道单选附答案解析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春秋》B.《学记》C.《论语》D.《师说》

2.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3.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巴比伦B.埃及

C.斯巴达D.雅典

4.下列事例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是()

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C.学生上课扮怪相无人理睬D.学生自习时感觉教室内吵闹堵上耳朵

5.在教“鸟”这一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运用了(){学会忍耐500}.

A.变式B.案例

C.正例D.反例

6.()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B.卢梭

C.洛克D.福禄贝尔

7.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8.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

A.备好课B.上课

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D.课外辅导

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选拔功能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D.激励功能

10.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的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D.实践型课程

11.集体主义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上的具体体现是()

A.依法执教B.爱心奉献

C.团结协作D.廉洁从教

12.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学习B.自我控制

C.自我调节D.自我反省

1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合适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14.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15.下列选项中()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B.曲调感

C.节奏感D.色调感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春秋》B.《学记》

C.《论语》D.《师说》

17.我国学校德育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评价法B.榜样法

C.说服法D.锻炼法

18.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19.下列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权利B.义务

C.自然人D.物

20.小强,男,15岁,初中学生,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依

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侦查人员讯问小强时,正确的做法是(){学会忍耐500}.

A.可以通知其父母到场B.应当通知其父母到场

C.应当通知其老师到场D.应当通知团体组织或者妇联的工作人员到场

21.我国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是()

A.国家B.学校

C.企业、事业单位D.个人

22.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身份的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23.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

2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B.反射

C.感受性D.感应性

25.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可逆性

C.模仿期D.关键期

2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

A.对比B.错觉

C.适应D.感受性{学会忍耐500}.

27.“没有英雄的一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

A.教师的权威B.榜样的作用

C.领导的权威D.社会的作用

28.教育研究的第一步是()

A.研究方案的设计B.研究课题的选择

C.研究方案的实施D.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29.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D.陶冶教育

30.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是()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1.学习“功率=克服阻力的牵引速度”,这是()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

C.公式学习D.命题学习

32.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

C.冲动型D.沉思型

3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动的主观判断称为()

篇四:《2012高考作文训练范文(500字)》

(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结果一个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小孩,为了那笔巨额赏金,仍不死心地继续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谷仓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静是大自然的赏赐,静是一种奇妙的心态,静是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风情画??

请以“静的魅力”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结合命题材料,尤其是材料第2段充满智慧的点评,认真审读文题“静的魅力”,可以体悟到,文题的中心语是“魅力”,关键的修饰语是“静”,此篇作文要以“静”为思维基点,以“静的魅力”即“静”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和净化心灵、提升心灵为主旨下笔行文。

静的魅力

刘菲菲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默默无闻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

深刻的思想。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富有魅力。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挖洞面壁而居,饥餐荨麻,渴饮雪水,形容枯槁而终于“静”思得佛门真谛,成为一代高僧。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

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不去想那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放松精神。而到了更高层的境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

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但他们还是保留着那份静,或许是习惯已成为自然。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破了沉默,你才惊讶他们的智慧与博大,于是才有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慨。《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竟是少林一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助魏公子窃符救赵的侯生原本也只是大梁夷门的一个守门人;智慧象征的诸葛亮,出茅庐之前也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农夫??他们往日的静正反衬出有朝一日力量爆发的可怕,就如同火山的静,那不是单纯的沉默,而是为了蓄积之后的爆发!

于是不难理解嵇康在面对前呼后拥,大讲排场来拜见他的钟会时,仍旧不理不睬,只在熊熊的炉火和铿锵的锤声中默默忙碌的举动。圣贤的静,岂容俗世的嘈杂来打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千年前的智者从深邃的静水中悟出了禅意。这禅意并非不可言传,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去感悟呢?这也许是现代文明的悲哀。

[名师点评]本文作者审题准确,文章的观点比较深刻,特别是结尾的一段文字,把古圣先贤静的心态与现代世俗之人浮躁庸俗的心态加以对比,巧妙发问,引人思考,使文章主旨得以深化和升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富于哲理。

对此,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你有新的感受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仔细审读材料,认真揣摩其内涵,可以知道“山重水复”比喻逆境和磨难,“柳暗花明”比喻光明的前景。因而,本作文试题的最佳命意为:逆境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无论道路多么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进取,人生就能“绝处逢生”,迎来光明、成功和辉煌。

“柳暗花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