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写作技巧
导航

分享经济论文摘要和参考文献

2020-12

篇一:《毕业论文摘要、结论、参考文献实例》

毕业论文摘要与结论的写作方法及样例

一,怎样写毕业论文摘要

(一)什么是论文摘要

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

为了便于索引与查找,易于收录到大型资料库中并为他人提供信息,论文摘要应以第三人称写作,应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

(二)

1.摘要的字数

摘要字数要求在300~400字之间.

2.摘要的基本规范

(1)应以第三人称写作.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以及论文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2)叙述完整,突出逻辑性,短文结构要合理.

(3)文字简明扼要,不容赘言,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4)摘要中不使用特殊字符,图表以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不能列举例证.

3.摘要的内容构成要素

目的,方法,对象和结论称为摘要的四要素.

(1)目的:毕业论文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

(2)方法:毕业论文的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成果:.

(4):(简写),

(三)

(: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的探讨)

摘要

自1993年统一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收入

的增加成为我国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税种.但同时个人所得税也是我国税收流失比较严重的税种之一,因此对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机理的探讨,流失规模的测算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数量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初步测算个人所得税流失的规模,证明税收流失的严重性,解释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税收法制建设滞后而造成的收入分配机制扭曲,加之信用制度缺失,传统文化的惯性等诸多原因加剧了税收流失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尽快出台税收基本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摘要的例子:

石油化工技术是指以石油天然气为加工原材料,生成橡胶、塑料和树脂、纤维以及其他多种有机化工与原料的技术。我国的石油化工技术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步之初,各个化工产品总体产量在世界排名较高,但人均产量不能令人满意。本文章通过描述传统石油化工技术、现代石化新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分析了各自的缺点,并提出了问题所在。给我国石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怎样写毕业论文结论

(一)结论是一篇论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为前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所得出的最后结论.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论文研究的成果或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应写得简明扼要,精练完整,逻辑严谨,措施得当,表达准确,有条理性.

(二)

1.,不加章号.

2.600-800字左右.

3.,主要对策与建议,并简要说明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为他人继续研究指明方向,提供线索.

4.:,一般不要提出新的观点或材料.

(三)毕业论文结论样例

(: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的探讨)

结论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使个人所得税成为增长潜力与空间最大的税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尝试用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估测黑龙江省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的规模,并与浙江省税收流失规模作了比较,发现虽然两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但税收流失的相对规模趋同,从而证实了税收流失的严重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税收流失的原因,发现分类所得税制强化了税收的收入功能,削弱了调节功能,造成收入分配机制扭曲,将工薪阶层推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主体,税收相对负担较重,这与个人所得税的目标是相违背的.而信用制度缺失,传统文化的惯性等因素加大了个人所得税征管的难度增加了税收成本,税收流失进一步加剧.因此治理个人能所得税税收流失在我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入手,减少工薪所得税的累进级数,以混合课征制为过渡,缓解收入分配机制的扭曲.同时迅速建立起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三号统一(身份证号,纳税识别号,社会保障号)的个人信用平台,配合税收征管制度的强化提高征税效率.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使公民知法守法,从而逐步减少税收流失.

由于所学知识有限,本文只在粗浅的层面解释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的原因,提出基本的对策建议.税收流失的测算方法以及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深层根源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个人所得税

结论事例:

1.文章介绍了传统石化技术和新型石化技术,并在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优缺点,指出应加强新技术开发。

2.开发绿色石化工艺技术,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要加强自主研发,争取使得大部分产品的生产都要具有竞争优势,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事例:

[1]李余增.热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1-2.

[2]阎昊鹏,陆熙娴,秦特夫.热重法研究木材热解反应动力学[J].木材工业,

1997,11(2):14-18.

[3]杨文斌,马世春,顾炼百.阻燃处理马尾松的热动力学分析[J].木材工业,

2000,14(5):10-12.

[4]刘振海,畠山立子.分析化学手册第八分册-热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第二版),2000,42.

[5]段亚丽,杜黎明,陈彩萍.离子对缔合物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莫西林[J].

光谱学和光谱分析,2005,25(11):1865-1867.

[6]石杰,赵开楼,宋庆国,等.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测定阿莫西林的方法

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5,24(4):77-79.

篇二:《大学毕业设计计算机软件论文摘要和结论参考文献俱全》

前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问世到现在,计算机业飞速发展,技术淘汰指标高的惊人,价格下降以及软件应用的快速扩展引发了以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为标志的“微机革命”,随之而来的是以全球信息网络普及和全球信息共享为标志的“全球信息网络革命”的蓬勃兴起。可见,世界+已进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中激烈竞争的时代,计算机已经变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具,如同我们离不开的自行车、汽车一样。在这种环境下证实了一句话:谁掌握的知识多,信息量大,信息处理速度快,批量大,谁的效率就高,谁就能在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加入WTO,中小型企业将面临外资企业和国外产品与服务的严峻挑战。如果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不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转变经营观念、使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将很难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取胜。随着技术发展,电脑的操作及管理日趋普及,因此我国中小型公司采用电脑管理公司的各种业务也已成为趋势和必然。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和使用的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

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MIS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MIS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

图书馆内部资源管理系统是针对公司内部相关业务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一个科学、有效的现代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基于WEB页面的、B/S模式的管理系统(Browser/Server)。普通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实现对公司信息、客户关系、生产计划、商品管理的查询录入等操作。此外,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可以对用户、部门和岗位进行增加删改操作,还可以对用户的权限进行重新设置、对公司的信息进行初始化和提交操作。

内容摘要

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劳资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的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后台框架的整合以及前端页面的代码开发三个方面的内容。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主要要求其管理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安全性等特点,而前台页面开发则要求做到各项功能要完备、操作要简便、易学易用等特点。

本文采用Myeclipse9开发了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将系统分模块进行设计,对于每个功能模块都包含了增加、编辑、查询、统计、打印、帮助等功能。后台数据库使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为开发工具,配合PowerDesigner在短时间能够设计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可行性系统,以及日后对数据库的维护和功能模块的增加。

关键字:进销存、MIS、数据库。

目录

前言...........................................................1

内容摘要.......................................................3

目录..........................................................4

第一章项目背景及意义..........................................5

1.1设计背景................................................5

1.2系统开发目标............................................5

第二章项目需求分析............................................7

2.1用户需求................................................7

2.2需求分析................................................7

2.3可行性分析..............................................8

2.3.1技术可行性........................................8

2.3.2经济可行性........................................8

2.3.3管理可行性........................................8

2.3.4可行性分析结论....................................9

2.4项目实现功能模块........................................9

第三章项目设计...............................................10

3.1开发环境及相关工具.....................................10

3.2项目设计...............................................10

3.2.1数据字典.........................................10

3.2.2框架设计.........................................12

3.2.3安全保密设计.....................................13

3.3模块功能设计...........................................13

3.4核心技术..............................................15

3.5Hibernate技术.........................................17

第四章项目测试...............................................20

4.1超级管理员............................................20

4.2普通用户功能...........................................21

4.3系统用户管理:.........................................22

4.4用户角色管理:.........................................23

结论........................................................25{分享经济论文摘要和参考文献}.

致谢........................................................26

参考文献...................................................27

第一章项目背景及意义

1.1设计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软件不断被应用于社会各个层面,随着公司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展,公司单靠原来的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有工作的需求,因此急需开发出一套全面有效方便、快捷的业务展示平台来满足公司的发展要求。

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员工的创造行、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已经成为关系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人才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公正、公平、合理”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对库存管理系统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客户/服务器技术,特别是Inter/Intra技术的发展,使的三代库存管理系统的出现才成为必然。库存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从物品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物品相关的数据统一管理起来,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

有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物品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物品规划和政策。

企业的库存物资管理往往是很复杂、很繁琐的。由于所掌握的物资种类众多,订货、管理、发放的渠道各有差异,各个企业之间的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各类统计报表繁多,因此仓库的库存管理必须编制一套进销存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化操作,而且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

1.2系统开发目标

篇三:《典型的学术论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示例》

典型的学术论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示例

光束合金化合成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涂层的微观特征[示例]

摘要:[目的]为了改善钢铁材料的耐高温腐蚀性能,用光束合金化方法在45钢表面合成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过程和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弥散X射线分析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光束合金化工艺参数(粉末预置量m和热输入量q)对合金化层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其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减小比能量(E=q/m)将导致合金化层的熔宽和熔深减小,从而使合金化层含Fe量减少,含Al量增加;该实验条件下,获得了Fe与Al原子数比为2.4~19.2的合金化层.由比能量决定的Fe与Al原子数比是合金化层显微组织及其物相组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有3种类型:α-Fe固溶体、α-Fe固溶体+Fe3Al金属间化合物及FeAl+AlFe3C0.5金属间化合物.[结论]降低热输入或增加粉末预置量均可引起合金化层中Fe与Al原子数比的降低,有助于Fe-Al系(Fe3Al或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关键词:表面合金化;Fe-Al金属间化合物;光束合金化涂层;微观组织;物相

MicrostructurecharacteristicsofFe-Alintermetalliompoundcoatingsynthesizedbylightbeamalloying[Example]

Abstract:ThehightemperaturecorrosionresistanceofsteelwasimprovedwithaFe-AlintermetallioatingappliedtoSteel-45bylightbeamalloying.Theeffectofalloyingprocessingparameters(thepre-placedpowdermass,m,andtheheatinput,q)onthechemicalposition,microstructureandphasesofthealloyingcoatingswasinvestigatedby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energydispersiveX-rayanalysis,andX-raydiffraction.TheresultsshowthatreducingthespecificheatinputE(E=q/m)reducesthewidthandperationofthealloyingmoltenpool,whichreducestheFecontentandincreasestheAlcontentofthecoatings.Theexperimentsresultedincoatingswith2.4-19.2Fe/Alatomicratios.TheFe/Alatomicratiodeterminedbythespecificheatinputisthemostimportantfactoraffectingthemicrostructureandphasesofthecoatings.Therearethreekindsofcoatingmicrostructures,α-Fesolidsolution,α-Fesolidsolution+Fe3Alintermetalliompound,andFeAl+AlFe3C0.5intermetalliompounds.Reducingtheheatinputandincreasingthepre-placedpowdermassbothreducetheFe/Alatomicratioofthecoatings,whichfavorsthesynthesisoftheFe-Al(Fe3AlandFeAl)intermetalliompounds.

Keywords:

surfacealloying;Fe-Alintermetalliompound;lightbeamalloyingcoating;microstructure;phases

参考文献[示例]

[1]张永刚,韩雅芳,陈国良.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53-55

[2]薛飞,刘江南,严文.Fe3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现状与发展[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0,20(1):67-72.

XueFei,LiuJiangnan,YanWen.RecentstudyandprospectsofFe3Alintermetallics[J].JournalofXi'anInstituteofTechnology,2000,20(1):67-72.(inChinese)

[3]范润华,刘英才,尹衍生.Fe3Al金属间化合物强韧化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5(4):47-50.

FanRunhua,LiuYincai,YinYansheng.AreviewofrecentdevelopmentinthestrengthandductilityimprovementsofFe3Alintermetallics[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1997,15(4):47-50.(inChinese)

[4]朱子新,徐滨士,马世宁,等.高速电弧喷涂铁铝涂层的组织和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2,27(3):12-13.

ZhuZixin,XuBinshi,MaShining,etal.Microstructureandpropertiesofironaluminidecoatingspreparedbyhighvelocityarcspraying[J].HeatTreatmentofMetals,2002,27(3):12-13.(inChinese)

[5]闵学刚,余新泉,孙扬善,等.铁铝混合粉热喷涂及扩散处理组织分析[J].金属热处理,2001,26(5):4-7.

MinXuegang,YuXinquan,SunYangshan,etal.Microstructureofcoatingsobtainedbyairplasmasprayofironandaluminumpowder[J].HeatTreatmentofMetals,2001,26(5):4-7.(inChinese)

[6]闵学刚,余新泉,孙扬善,等.手弧堆焊Fe3Al堆焊层的组织形貌与抗氧化性能[J].焊接学报,2001,22(1):56-58.MinXuegang,YuXinquan,SunYangshan,etal.MicrostructureandoxidationresistanceofFe3Aloverlaybymanualarcsurfacing[J].TransactionsoftheChinaWeldingInstitution,2001,22(1):56-58.(inChinese)

[7]丁成钢,陈春焕,从国志,等.Fe-Al合金堆焊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0,21(2):58-60.DingChenggang,ChenChunhuan,CongGuozhi,etal.StudyonmicrostructureandpropertyofFe-Alalloycladmetal

[J].JournalofDalianRailwayInstitute,2000,21(2):58-60.(inChinese)

[8]AgarwalA,DahotreNB.In-situsynthesisofintermetallicandceramioatingusingpulseelectrodesurfacing

[J].ScriptaMaterialia,2000,42(5):493-498.

[9]PillaiSR,ShankarP,RaoR,etal.Diffusionannealingandlasersurfacealloyingwithaluminumtoenhanceoxidationre